仪仗与卫士的统称。《魏书·李元护传》:“若丧过 东阳 ,不可不好设仪衞,哭泣尽哀,令观者改容也。” 前蜀 杜光庭 《宣再往青城安复真灵醮词》:“仰堂宇之威容,覩四垣之仪衞。”《宋史·仪卫志一》:“ 徽宗 政和 三年,议礼局上 大庆殿 大朝会仪衞。” 清 戴名世 《孑遗录》:“ 史可法 以父丧归,继 可法 者为 郑二阳 。 二阳 行军,仪衞甚盛。”
(一)、仪仗与卫士的统称。
《魏书·李元护传》:“若丧过 东阳 ,不可不好设仪衞,哭泣尽哀,令观者改容也。” 前蜀 杜光庭 《宣再往青城安复真灵醮词》:“仰堂宇之威容,覩四垣之仪衞。”《宋史·仪卫志一》:“ 徽宗 政和 三年,议礼局上 大庆殿 大朝会仪衞。” 清 戴名世 《孑遗录》:“ 史可法 以父丧归,继 可法 者为 郑二阳 。 二阳 行军,仪衞甚盛。”
guard of honor
【仪的意思】:仪(儀) yí(一ˊ) (一)、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二) 详情>
【卫的意思】:卫(衛) wèi(ㄨㄟˋ) (一)、保护,防护: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 详情>
• 和谐淑仪卫氏入宫。
• 其时骤雨,仪卫失容。
• 殿前出水棚,排立仪卫。
• 象征帝王生前的仪卫。
• 唐属殿中省,为仪卫官。
• 庚辰,诏置人皇王仪卫。
• 遂又以使衙仪卫送上本任。
• 正六品仪卫,掌侍卫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