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戒劝谏的话;规戒劝谏。《左传·襄公十四年》:“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諫。”孔颖达 疏:“诗辞自是箴諫,而箴諫之辞,或有非诗者,如《虞箴》之类,其文似诗而别;且諫者万端,非独诗箴而已。”《国语·楚语上》:“凡百箴諫,吾尽闻之矣,寧闻它言。”《汉书·路温舒传》:“开天下之口,广箴諫之路。”《红楼梦》第一百回:“况且三姑娘是极明白的人,不像那些假惺惺的人,少不得有一番箴諫,他以后就不是这样了。”
(一)、规戒劝谏的话;规戒劝谏。
《左传·襄公十四年》:“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諫。” 孔颖达 疏:“诗辞自是箴諫,而箴諫之辞,或有非诗者,如《虞箴》之类,其文似诗而别;且諫者万端,非独诗箴而已。”《国语·楚语上》:“凡百箴諫,吾尽闻之矣,寧闻它言。”《汉书·路温舒传》:“开天下之口,广箴諫之路。”《红楼梦》第一百回:“况且三姑娘是极明白的人,不像那些假惺惺的人,少不得有一番箴諫,他以后就不是这样了。”
【箴的意思】:箴 zhēn(ㄓㄣ) (一)、同“针”。(二)、劝告,劝戒:箴言。箴规。箴谏。(三)、古代一种文体, 详情>
【谏的意思】:谏(諫) jiàn(ㄐ一ㄢˋ) (一)、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 详情>
• 惟献大宝箴,谏臣张蕴古。
• 箴谏;用来规劝讽谏的文辞。
• 成都王颖请为记室,多所箴谏。
• 瞽史诵诗,工诵箴谏,大夫进谋,士传民语。
• 古时之人以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多以之谤之。
• 但他仍然惦念秦室江山,欲于尽忠之前上书一封,箴谏胡亥纳良避奸,珍惜秦始皇统一大业。
• 古者圣王之制,史在前书过失,工诵箴谏,瞽诵诗谏,公卿比谏,士传言谏,庶人谤于道,商旅议于市,然后君得闻其过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