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兜地”。亦作“兜底”。突然、立刻。
(一)、亦作“ 兜地 ”。亦作“ 兜底 ”。突然、立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行不到书窗直下,兜地回来又説些儿话。”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那一会想菱花镜里妆,风流相,兜的又横心上。”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可怎生到门前兜的又回身。” 明 崔时佩 李景云 《西厢记·许婚借援》:“从见了那个人,兜底便可亲。”《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这枝箭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恰恰的将 潘党 那一枝箭,兜底送出布鵠那边去了。”《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安老爷 ﹞虑到公子此番进场,那个‘中’字,有些拿不稳,所以兜的添了桩心事。”
• 一旁只穿着肚兜的明艳女子佯装吃醋。
• 他顺手拾起来,看见布兜的两根系带儿全断了。
• 我迟疑地披上带帽兜的雨衣,套上沉重的黑色雨靴.
• 春天像欲破土的种子,一整兜的希望,它憧憬着。
• 将座兜前围杆按图中示意箭头穿插进座兜的前围中。
• 大红蟒衣里面戴着绣花肚兜的官员,照样会淆乱朝纲。
• 座兜的背靠处的固定扣带用于固定婴儿的肩部和坐势。
• 引得些鸳鸯儿交颈和鸣,忽的见了,愠的面赤,兜的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