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做成的帽带。古时大臣犯罪时用之,以示自请罪谴。《汉书·贾谊传》:“﹝大臣﹞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辠耳,上不执缚係引而行也。”颜师古 注引 郑氏 曰:“以毛作缨。白冠,丧服也。”《晋书·束晳传》:“主无骄肆之怒,臣无氂缨之请。”唐 陈鸿《长恨歌传》:“国忠 奉氂缨盘水,死於道周。”
【氂的意思】:氂 máo(ㄇㄠˊ) (一)、犛牛尾。(二)、泛指獸尾。(三)、同“犛”。見“犛牛”。(四)、長毛。 详情>
【缨的意思】:缨(纓) yīng(一ㄥ) (一)、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帽缨子。红缨枪。缨穗。(二)、像缨的东西: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