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的书信;秘密信件。
(一)、私人的书信;秘密信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适有以私函致公者,误投给諫。”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宾兴考试》:“但属私函嘱託,即行屏黜。”
【私的意思】:私 sī(ㄙ) (一)、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私人。私有。私见。私仇。私情。私营。私欲。(二 详情>
【函的意思】:函 hán(ㄏㄢˊ) (一)、匣,盒子:石函。剑函。(二)、套子,引申为量词:书函。信一函(信一封) 详情>
• 并未接李经迈私函。
• 伯林在晚年的一封私函中称这是一段“下贱的引介”。
• 清政府议和专使的密码密电,均可拍发,公私函牍概不检查。
• 一面又私函翁太傅,请为从中帮忙,当可如儿之志,许儿归家也。
• 任职知县、知府、道员、布政使、常胜军督带期间的公务档案和私函。
• 诸驿例设夫百、马四十五,而巡抚以下私函付驿,谓之便牌,役夫至数百。
• 李鸿章的信件主要分为公函和私函,公函上的字迹看起来正式一些,而私函则随意一些。
• 李鸿章一生写了大量奏折和公私函电,这是研究李鸿章一生功过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