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亦作“萧閒”。萧洒悠闲;寂静。
(二)、见“萧闲”。
(一)、亦作“ 萧閒 ”。萧洒悠闲;寂静。
唐 顾况 《山居即事》诗:“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 宋 林逋 《送思齐上人之宣城》诗:“萧闲水西寺,驻锡莫忘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三:“亲朋岁月各萧閒,情话缠绵礼数删。”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三:“ 满城 是另一个世界,是一个极萧闲而无一点尘俗气息,又到处是画境,到处富有诗情的地方。”
(二)、见“ 萧闲 ”。
木马子,mù mǎ zǐ,出自《归田录》,木制马桶。军中防御用具。
【萧的意思】:萧(蕭) xiāo(ㄒ一ㄠ) (一)、即“艾蒿”。(二)、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 详情>
【闲的意思】:闲(閑、—閒) xián(ㄒ一ㄢˊ) (一)、没有事情;没有活动与“忙”相对:游手好闲。没有闲工夫。 详情>
• 但也有一些萧闲淡远之作。
• 画法萧闲简澹,大非时流所及。
• 夏屋萧闲卓午凉,小窗高卧等羲皇。
• 外台自有萧闲法,携具方家说饼来。
•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
• 性豪侈,置镇阳别墅,有萧闲堂,因自号萧闲老人。
• 常执帚于林良门下,得窥其法,以故萧闲淡荡入于高品。
• 愿言思所钦,豪荡俗情寡;萧闲少公事,万卷拥广厦;斋阁比蓬壶,高吟复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