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闲寂”。空荡寂静。
(一)、亦作“闲寂”。空荡寂静。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兹地信闲寂,清旷惟道场。”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 愈 闻道无疑滞,行止繫缚,苟非所恋著,则山林閒寂与城郭无异。” 宋 陆游 《出游》诗:“山林闲寂归虽早,齿髮衰残病已迟。”
闲寂,读音xián jì,汉语词语,亦作“闲寂”,空荡寂静。
• 其闲寂可想而知。
• 昼日垂帘,门阶闲寂。
• 云性好幽居以保闲寂。
• 初名圆性,自号闲寂和尚。
• 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
• 官署中高柳垂荫,十分闲寂。
• 岁余,夫游学他郡,予苦闲寂。
• 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闲寂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