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讯问事情发生的原因。
(二)、犹请示,述职。
(三)、从事。
(四)、谓以私事请托。
(一)、讯问事情发生的原因。
《国语·吴语》:“ 晋 军大骇不出, 周 军飭垒,乃令 董褐 请事。” 韦昭 注:“请,问也。”
(二)、犹请示,述职。
《史记·秦始皇本纪》:“夏, 章邯 等战数却, 二世 使人让 邯 , 邯 恐,使长史 欣 请事。”《新唐书·关播传》:“ 德宗 初, 湖南 峒贼 王国良 惊剽州县,不可制,詔 播 宣辑,因得请事,对殿中。”
(三)、从事。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论语》:“盖克己復礼,出门如见大宾,惟 颜渊 、 仲弓 乃能请事。”
(四)、谓以私事请托。
唐 韩愈 《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 河南 尹 郑餘庆 荐之朝,拜 南郑 令,尹家奴以书抵县请事,公走府,出其书投之尹前。”
请事,即讯问事情发生的原因。
【请的意思】:请(請) qǐng(ㄑ一ㄥˇ) (一)、求:请求。请示。请假( jiǎ )。请命。请战。请教( ji 详情>
【事的意思】:事 shì(ㄕˋ) (一)、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二)、变故:事故(出于某 详情>
• 脱蒙所请,事必克济。
• 申请事先裁定资料单张
• 复遣帝诣阙请事,密陈其状。
• 公卿近臣请事者,皆附阉官奏之。
• 兹晨燕闲疏恩意,请事微言共佐予。
• 如果要请事假,必须在一个月以前提出申请。
• 今岁开元,礼年云至,悬车之请,事由恩夺。
• 丁午寿议员就中小企的贷款申请事宜提出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