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陶寺遺址
词语读音:táo sì yí zhǐ
首字拼音:Tao
词语拼音:tao si yi zhi
词语简拼:TSYZ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为华夏族先民所创造。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1500米,面积280万平方米。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之一。经过研究,确立了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陶寺类型,近年来在对于陶寺遗址的发掘中,结合了磁力仪和探地雷达物探、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孢粉、浮选、选种)、人骨分析、DNA分析、天文学等多项科技考古手段,包括碳十四测年技术在内的年代学探讨,进一步判断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之间。同类遗址在晋...
【陶的意思】:陶 táo(ㄊㄠˊ) (一)、用黏土烧制的器物: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二)、制造陶器:陶冶 详情>
【寺的意思】:寺 sì(ㄙˋ) (一)、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寺(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 详情>
【遗的意思】:遗(遺) yí(一ˊ) (一)、丢失:遗失。遗落。(二)、漏掉:遗忘。遗漏。(三)、丢失的东西,漏掉 详情>
【址的意思】:址 zhǐ(ㄓˇ) (一)、地基,地点:住址。地址。旧址(a.过去的住址;b.过去某个机构的建筑物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