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刺毛頭黍
词语读音:cì máo tóu shǔ
首字拼音:Ci
词语拼音:ci mao tou shu
词语简拼:CMTS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刺毛头黍(拉丁文:Setiacis diffusa (Chia) S. L. Chen et Y. X. Jin)是被子植物门刺毛头黍属下的物种,为高0.6-1米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稍粗壮,基部平卧地面,基部节生根,节无毛,花枝上举;圆锥花序顶生;第二小花两性且近顶端稍增厚并具刺毛。仅仅分布于中国海南省五指山脉,为中国特有物种。多生于林下阴湿处。该物种是由中国近现代植物学家贾良志(Liang Chi Chia (1921- )于1988年首次命名。
【刺的意思】:刺 cì(ㄘˋ) (一)、用有尖的东西插入:刺绣。刺伤。刺杀。(二)、暗杀:刺客。被刺。行刺。(三) 详情>
【毛的意思】:毛 máo(ㄇㄠˊ) (一)、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二 详情>
【头的意思】:头(頭) tóu(ㄊㄡˊ) (一)、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①头和 详情>
【黍的意思】:黍 shǔ(ㄕㄨˇ) (一)、〔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