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明政教。《管子·大匡》:“公内修政而劝民,可以信於诸侯矣。”宋 岳珂《桯史·岁星之祥》:“然御戎上策,莫先自治,愿修政以应天道。”清 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按 顺治 元年,修政立法,西洋人 汤若望,进浑天球一座。”
(二)、治理,统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夏桀 之居,左 河 济,右 泰 华,伊闕 在其南,羊肠 在其北,修政不仁,汤 放之。殷紂 之国……修政不德,武王 杀之。”
(一)、修明政教。
《管子·大匡》:“公内修政而劝民,可以信於诸侯矣。” 宋 岳珂 《桯史·岁星之祥》:“然御戎上策,莫先自治,愿修政以应天道。”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按 顺治 元年,修政立法,西洋人 汤若望 ,进浑天球一座。”
(二)、治理,统治。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夏桀 之居,左 河 济 ,右 泰 华 , 伊闕 在其南, 羊肠 在其北,修政不仁, 汤 放之。 殷紂 之国……修政不德, 武王 杀之。”
修政,汉语词汇。拼音为xiū zhèng,意思:1、修明政教。2、治理,统治。
【修的意思】:修 xiū(ㄒ一ㄡ) (一)、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二)、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 详情>
【政的意思】:政 zhèng(ㄓㄥˋ) (一)、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 详情>
• 存恤国中,修政教。
• 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
• 内修政孝,外应诸候,十五年。
• 咎征荐臻,宜修政事,以弭天变。
• 修政于庙堂之上,而折冲千里之外。
• 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 幸蒙诸大夫之策,得返国修政,富民养士。
• 晋襄公老迈,尊贤使能,赵盾当国,大修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