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亦作“渺绵”。
(二)、水流不断貌。
(一)、亦作“ 渺绵 ”。
1.悠远;不尽貌。 唐 李白 《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洞庭 瀟湘 意渺緜,三江七泽情洄沿。” 唐 罗隐 《广陵秋日酬进士臧濆见寄》诗:“驛西斜日满窗前,独凭秋栏思渺绵。”
(二)、水流不断貌。
宋 苏轼 《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诗:“春风料峭羊角转,河水渺绵瓜蔓流。”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胎息》:“养生之方,以胎息为本,此固不刊之语,更无可议。但以气若不闭,任其出入,则渺绵滉漭,无卓然近効。”
【渺的意思】:渺 miǎo(ㄇ一ㄠˇ) (一)、微小:渺小。渺不足道。(二)、水势辽远:浩渺。渺邈。渺渺。渺然。( 详情>
【绵的意思】:绵(綿) mián(ㄇ一ㄢˊ) (一)、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丝绵。绵绸。绵里藏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