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谓得以平复。
(二)、平坦。
(三)、平定。
(一)、谓得以平复。
《史记·夏本纪》:“ 大野 既都, 东原 厎平。” 张守节 正义:“水去已致平復,言可耕种。”
(二)、平坦。
《文选·宋玉<高唐赋>》:“上至观侧,地盖厎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 李善 注:“ 杜预 《左氏传》注曰:‘厎,平也。’”
(三)、平定。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陈事势利害,以申喻 皓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以中军整旅,三方云会,未及浹辰,可使 江 表厎平,南夏顺轨。”
【厎的意思】:厎 dǐ(ㄉ一ˇ) (一)、古同“砥”,砥砺;砥柱。(二)、平:厎平(平均)。(三)、终:厎止(终止 详情>
【平的意思】:平 píng(ㄆ一ㄥˊ) (一)、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二)、均等: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