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已点完。多表示到了深夜。
(一)、烛已点完。多表示到了深夜。
《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汉 郑玄 注:“跋,本也,烛尽则去之,嫌若烬多有厌倦。” 南朝 梁 徐君蒨 《共内人夜坐守岁》诗:“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新唐书·令狐綯传》:“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 柴 益喜,烛尽见跋,遂止宿焉。”
zhú jìn烛尽烛已点完。多表示到了深夜。《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汉 郑玄 注:“跋,本也,烛尽则去之,嫌若烬多有厌倦。” 南朝 梁 徐君蒨 《共内人夜坐守岁》诗:“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新唐书·令狐綯传》:“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 柴 益喜,烛尽见跋,遂止宿焉。”
【烛的意思】:烛(燭) zhú(ㄓㄨˊ) (一)、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 详情>
【尽的意思】:尽(盡) jìn(ㄐ一ㄣˋ) (一)、完毕:用尽。说不尽。取之不尽。(二)、达到极端:尽头。山穷水尽 详情>
• 秉烛尽今夕,烟月付苍茫。
•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 坐高堂一般都在龙凤喜烛尽方散。
•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 烛尽邻船初罢酒,更稀戍卒懒登楼。
• 庄王听后没有追查失礼者,而是要大家都拨掉帽缨,然后才吩咐点上蜡烛,尽欢而散。
• 重申上启,远近福主、各部大神、在坛文武一切神祗,今日傩已周圆,烛尽灯残,肴冷酒淡,简亵殊深,莫为怪责。
• 在这份研究报告中,R.Massoudi和Amid.Hamidi发现以蜂蜡和大豆为原料制作的蜡烛尽管售价较贵,但是因为不释放出潜在的有害污染物而显得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