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向皇帝上书直言。
(一)、谓向皇帝上书直言。
《汉书·扬雄传下》:“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唐 权德舆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诗:“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詔书许。” 清 李渔 《玉搔头·极谏》:“严亲忧国太焦劳,抗疏甘将斧鉞膏。”
抗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kàng shū释义:谓向皇帝上书直言。
【抗的意思】:抗 kàng(ㄎㄤˋ) (一)、抵御: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二)、拒绝:抗议。抗上。抗命。 详情>
【疏的意思】:疏 shū(ㄕㄨ) (一)、去掉阻塞使通畅:疏导。疏通。疏浚。疏解( jiě )。(二)、分散:疏散 详情>
• 廷弼怒,抗疏力诋三人。
• 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 妆歌抗疏殿,太华点青螺。
• 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
• 三王并封议起,抗疏争之。
• 长因抗疏日,便作去官心。
• 遂抗疏主战,亲往襄阳。
• 吴抗疏为之奏辩,获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