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理和役使民众。
(二)、谓善于使用人。
(一)、治理和役使民众。
《国语·鲁语上》:“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吕氏春秋·用民》:“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二)、谓善于使用人。
《墨子·亲士》:“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用民,汉语词语,拼音yòng mín,意思指治理和役使民众;或谓善于使用人。
【用的意思】:用 yòng(ㄩㄥˋ) (一)、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用。用心。用兵。用武。(二)、可供使用的:用品 详情>
【民的意思】:民 mín(ㄇ一ㄣˊ) (一)、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 详情>
• 强本节用,民殷国富。
• 广东音乐通常用民族乐器演奏。
• 边坝县合理利用民族发展基金。
• 用民之死命者,则刑罚不可不审。
• 第三曲为采用民歌题材的稍快板。
• 大用民力,功不可必立,臣伏忧之。
• 公命伐官堤之树以足用,民是以休。
• 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