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中書省
词语读音:zhōng shū shěng
成语注音:ㄓㄨㄥ ㄕㄨ ㄕㄥˇ
首字拼音:Zhong
词语拼音:zhong shu sheng
词语简拼:ZSS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
【中的意思】:中 zhōng(ㄓㄨㄥ) (一)、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 dàng )中。中原 详情>
【书的意思】:书(書) shū(ㄕㄨ) (一)、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 详情>
【省的意思】:省 shěng(ㄕㄥˇ) (一)、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二)、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详情>
• 中书省的政事堂。
• 迁政事堂于中书省。
• 政事堂便迁至中书省。
• 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
• 继命若愚参议中书省事。
• 中书省的监、令掌起草诏令。
• 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 荐举,曾主管中书省架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