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鬥鵪鶉
词语读音:dòu ān chún
成语注音:ㄉㄡˋ ㄢ ㄔㄨㄣˊ
首字拼音:Dou
词语拼音:dou an chun
词语简拼:DAC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亦作“鬭鵪鶉”。一种博戏。相传始于 唐 代, 玄宗 时 西凉 人进献鹌鹑,能随金鼓节奏争斗,宫中养以为戏。后即流行民间。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 江 北有鬭鵪鶉,其鸟小而驯,出入怀袖,视鬭鸡又似近雅。” 清 葛元煦 《沪游杂记》十一:“ 沪 人霜降后喜鬭鵪鶉,畜养者以绣囊悬胸前,美其名曰冬兴将军……鬭时,贴标头分筹马,每鬭一次谓之一圈。”
斗鹌鹑亦称“冬兴”、“鹌鹑圈”。旧时民间娱乐活动,发源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流行于全国各地,每年初冬举行。旧时,过了春节之后,农民闲暇时会以斗鹌鹑作为消遣。 人们养鹌鹑,以养雄鹌鹑为主,目的是为斗架,通常只有捕鹌鹑的人家才养雌鹌鹑(雌鹌鹑为了捕捉、引诱野鹌鹑)。 鹌鹑按年龄与身上的羽毛,可以区分为四种:处子、早秋、探花、白堂。四种之中,又只有白堂会斗。春节过后的雄鹌鹑,羽毛最为丰满。因此,在斗鹌鹑的场合中,所看到的只只都是白堂。 凡是养鹌鹑的,都懂得一些斗鹌鹑与训练的常识。刚刚捕到的野鹌鹑是不会斗的,也不肯斗。过肥或过瘦的也不会斗,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识。
【斗的意思】:斗 dǒu(ㄉㄡˇ) (一)、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 详情>
【鹌的意思】:鹌(鵪) ān(ㄢ) (一)、〔鹌鹑〕鸟,头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杂有暗黄色条纹,雄性好斗。肉味美,卵 详情>
• 斗鹌鹑在家乡又叫咬鹌鹑。
• 他非常喜欢斗鹌鹑,蓄养的鹌鹑数以万计。
• 斗鹌鹑一定是在早晨举行,早上鹌鹑肚子饿。
• 弄虫蚁赌博主要以斗鸡、斗鹌鹑、斗蟋蟀为代表。
• 凡是养鹌鹑的,都懂得一些斗鹌鹑与训练的常识。
• 图中所绘为明宣宗朱瞻基在御园观看斗鹌鹑的场景。
• 因此,在斗鹌鹑的场合中,所看到的只只都是白堂。
• 用新收的粮食酿酒,农闲无事,以斗牛、斗鹌鹑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