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旗靡轍亂
词语读音:qí mí zhé luàn
成语注音:ㄑㄧˊ ㄇㄧˊ ㄓㄜˊ ㄌㄨㄢˋ
首字拼音:Qi
词语拼音:qi mi zhe luan
词语简拼:QMZL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qí mǐ zhé luàn 旗靡辙乱(旗靡轍亂) 谓阵脚已乱,抵挡不住。《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晋 杜预 注:“旗靡辙乱,怖遽。” 明 张煌言 《北征录》:“后军忽报虏奄至,急回马,而旗靡辙乱,士卒皆窜山谷中。” 清 周亮工 《与方与三书》:“谓 櫟下 未必旗靡辙乱,但全师未尽出耳。”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23回:“顿时旗靡辙乱,不能支持。”
A total defeat
【旗的意思】:旗 qí(ㄑ一ˊ) (一)、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 详情>
【靡的意思】:靡 mí(ㄇ一ˊ) (一)、浪费,奢侈:靡荡。靡费。侈靡。(二)、分散:靡散(消灭)。(三)、古同“ 详情>
【辙的意思】:辙(轍) zhé(ㄓㄜˊ) (一)、车轮压的痕迹:覆辙。车辙。南辕北辙。(二)、车行的一定路线:上下 详情>
【乱的意思】:乱(亂) luàn(ㄌㄨㄢˋ) (一)、没有秩序:乱套。紊乱。凌乱。(二)、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