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督學使者
词语读音:dū xué shǐ zhě
首字拼音:Du
词语拼音:du xue shi zhe
词语简拼:DXSZ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学政的别称。明清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也称“督学”、“学使”。清戴名世《李太常案牍序》:“今夫督学使者,三年而一易其人,行部考校不过文义之优劣,而不暇及於其他。”清刘大櫆《<朱东发诗>序》:“虽乡
【督的意思】:督 dū(ㄉㄨ) (一)、察看;监管:监督。督办。督导。督察。督促。督师。督率( shuài )(亦 详情>
【学的意思】:学(學) xué(ㄒㄩㄝˊ) (一)、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 详情>
【使的意思】:使 shǐ(ㄕˇ) (一)、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二)、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 详情>
【者的意思】:者 zhě(ㄓㄜˇ) (一)、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 详情>
• 简称学政,也称督学使者,别称学台。
• 督学使者敦留之,竟托微故申前志致仕去。
• 年十三,受知督学使者左光斗,期以公辅器。
• 弱冠游乡校,督学使者惊其论议,以为前程不可限量。
• 康熙四年,督学使者陆君讳求可,别立祠于道山之麓,鸠工庀材。
• 十一岁随任德州,入场面试,督学使者大奇之,遂游泮,后改入本庠。
• 光绪年间改设学部,各省设提督学政,简称学政,也称督学使者,别称学台。
• 三十七年,督学使者丰城熊君谒祠而伤之,因檄侯官邑大夫吴江金君堕坏侵据,悉复书院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