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解释释义
李璘(720年-757年2月20日),初名李泽,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唐肃宗李亨异母弟,母为郭顺仪。生母早逝,由皇兄李亨抚养。聪敏好学,工于书法。初封永王,领荆州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安史之乱爆发后,册封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领江陵大都督,镇守江陵。招兵买马,设置官署。至德元年,唐肃宗以其阴谋叛乱、割据江东名义派兵围剿,打败李璘,南逃岭外。至德二年,为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所擒杀。宝应元年(762年)五月,他的侄子唐代宗(唐肃宗之子)为他平反。
词语分字意思解释
【李的意思】:李 lǐ(ㄌ一ˇ) (一)、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 详情>
【璘的意思】:璘 lín(ㄌ一ㄣˊ) (一)、玉的光彩。 详情>
“李璘”相关造句分字造句:李 、璘
• 李白刚开始隐居在庐山,后来为了救民于水火,投靠了永王李璘。
•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汉语词典为您提供李璘的意思,李璘的详细意思,LI LIN的意思,李璘怎么读,LL是什么词语,李璘是什么意思,李璘读音,李璘的意思解释,李璘的拼音,李璘词语意思释义,李璘读什么,李璘的近反义词有哪些,李璘的反义词,李璘怎么念,李璘的同义词,李璘的近义词等词语李璘在线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