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四通槌
词语读音:sì tòng chuí
首字拼音:Si
词语拼音:si tong chui
词语简拼:STC
词语结构:ABC式词语
词语字数:三字词语
四通槌,武术拳种,亦名边家槌,清代嘉庆年间流传在潍坊一带。旧时武术多以散打决胜负,而四通槌动作简单,以动作实用而出名。四通槌有3个架,为上中下3个功靠,即软步功、骑马功、单叉功。用法有蹚子槌、滚身槌、快马槌。护法有剪槌、横槌。练功时,势势连环,还可两人对接。
【四的意思】:四 sì(ㄙˋ) (一)、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 详情>
【通的意思】:通 tōng(ㄊㄨㄥ) (一)、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 详情>
【槌的意思】:槌 chuí(ㄔㄨㄟˊ) (一)、敲打用具:槌儿。棒槌。鼓槌子。(二)、古同“捶”,敲打。(三)、古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