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赠。
(一)、馈赠。
《史记·孝武本纪》:“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餘金钱帛衣食。”《南史·萧洽传》:“ 洽 清身率职,馈遗一无所受,妻子不免飢寒。”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到官之日,除弊政,絶馈遗。”
(二)、餽遺:赠与。餽,通“ 馈 ”。
《史记·吕不韦列传》:“ 安国君 及夫人因厚餽遗 子楚 ,而请 吕不韦 傅之。”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举朝文武阉寺,皆有餽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向慕之,每以餽遗阶进。”
馈遗,汉语词汇。拼音:kuì wèi释义:馈赠。《史记·孝武本纪》:“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馀金钱帛衣食。
make a present of; present a gift
【馈的意思】:馈(饋) kuì(ㄎㄨㄟˋ) (一)、进献,进食于人:“凡王之馈,食用六谷”。(二)、泛指赠送:馈赠 详情>
【遗的意思】:遗(遺) yí(一ˊ) (一)、丢失:遗失。遗落。(二)、漏掉:遗忘。遗漏。(三)、丢失的东西,漏掉 详情>
• 不饮酒,不受馈遗。
• 珍宝美货,馈遗频频。
• 章诺之,亲往馈遗。
• 后为少府,数馈遗汤。
• 其冬,谢绝入觐馈遗。
• 张至南中,馈遗颇丰。
• 或有馈遗,一无所受。
• 其或馈遗,一不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