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至之后日渐长,古代于冬至日出南郊祭天,谓之“迎阳”。
(二)、谓迎着阳光。
(一)、冬至之后日渐长,古代于冬至日出南郊祭天,谓之“迎阳”。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配天道尊,迎阳义重。” 明 唐顺之 《送樊大夫会朝长至》诗:“天子迎阳疏玉户,羣方献寿拜金函。”
(二)、谓迎着阳光。
宋 王安石 《和仲甫兄春日有感》:“娇梅过雨吹烂熳,幽鸟迎阳语啾唧。”
• 田乞使人之鲁,迎阳生。
• 宜服浸酒补药,以迎阳气。
• 石背之山岗,也称为迎阳山。
• 理想国无铁窗、扇扇窗扉迎阳光。
• 东门上面建有东城楼,也称迎阳楼。
• 烟霞洞,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
• 并有一线天、通天洞、迎阳洞等幽洞。
• 望东峰侧而上,谒玉女祠,入迎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