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儒林列传序》:“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司马贞 索隐:“计,计吏也。偕,俱也。谓令与计吏俱诣太常也。”后遂用“计偕”称举人赴京会试。
(一)、《史记·儒林列传序》:“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 司马贞 索隐:“计,计吏也。偕,俱也。谓令与计吏俱诣太常也。”后遂用“计偕”称举人赴京会试。
唐 柳宗元 《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 开元 中,举 汝州 进士,计偕百数,公为之冠。礼部侍郎 韦陟 异而目之,一举上第。” 元 余阙 《李克复总管赴赣州诗序》:“ 元统 初,余忝论荐,计偕如京师。” 清 方苞 《杨千木墓志铭》:“余以 戴名世 《南山集》牵连,始识君於刑部狱中。君, 名世 友也,以计偕抵京,会狱起,即止不去。”参阅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计偕》。
【计的意思】:计(計) jì(ㄐ一ˋ) (一)、核算:计时。计量( liàng )。计日程功。(二)、测量或核算度 详情>
【偕的意思】:偕 xié(ㄒ一ㄝˊ) (一)、共同,在一起:偕老(夫妇同居到老,如“白头偕偕”)。偕行( xíng 详情>
• 工诗,计偕入都,翁方纲尝异之。
• 以母老不与计偕,授徒里中,推诚相与。
• 先嘏家浙西,有美姬溺爱,及计偕,留侍母。
• 贼犯宿松,于王弟国计偕指挥包文达等以二千人往救。
• 顾淡于荣利,无意进取,仅一循例计偕,嗣后遂不复北上。
• 甫二岁,计偕北上,因罢去残稿,委于箧笥,尘埃漫灭,不复省视久矣。
• 初计偕入都,夜尝於旅店挑灯,图其日间所历荒寒萧瑟之状,风趣可想。
• 楼上眼光楼下落,下头人说上头强○须知各省计偕来,外职京官杂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