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蚌灯,秧歌队中常见的舞蹈节目,一般由两个人配合表演,男的扮渔翁,女的身背由竹篾扎成的大蚌壳,扮蚌壳精,表演渔翁捉蚌的故事。
(一)、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舞时,一人身背用竹、布做成的大蚌壳,扮成蚌,一人扮成渔夫,表现渔翁捉蚌;或再加一人扮成鹬,三人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又称蚌壳灯。
[汉语拼音]bàngwǔ[英文]mussel dance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又名蚌壳灯、蚌壳精等,主要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是渔民们祈求丰收及节庆日子里表演的舞蹈。秧歌队中常见的舞蹈节目,一般由两个人配合表演,男的扮渔翁,女的身背由竹篾扎成的大蚌壳,扮蚌壳精,表演渔翁捉蚌的故事。或再加一人扮成鹬,三人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mussel dance
• 民间文艺还有龙灯、狮子舞、高跷、鹉蚌舞等。
• 河蚌舞在苏北里下河水乡广为流传,宝应县尤盛。
• 蚌舞一少女身背用竹、布做成的大蚌壳,扮做蚌,一男扮老渔夫。
• 宴堂乐、杖戏、龟蚌舞、花钵灯舞、团牌舞、桥灯舞、马灯舞、伞舞。
• 蚌舞多由少女表演,动作以碎步、盘腿蹲、半转身以及优美的身段为主。
• 蚌壳舞俗称蚌壳、蚌壳精、蚌舞、蚌壳灯、戏蚌壳,也是一种民间灯舞。
• 霸王鞭、白鹤舞、跑马、旱船、蚌舞等民间舞蹈穿插其间,在广场内绕行表演。
• 其他还有花挑、蚌舞、跑驴、大头和尚戏柳翠、五马破曹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