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石亭之戰
词语读音:shí tíng zhī zhàn
首字拼音:Shi
词语拼音:shi ting zhi zhan
词语简拼:STZZ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对江淮地区进行激烈的争夺,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曹休中计,率军10万向皖(故治今安徽潜山),与另外两路魏军同时深入吴地。孙权率军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派陆逊、朱桓、全琮各率兵3万,迎击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桐城境)。陆逊等三路吴军同时向曹休的军队冲杀、追击,斩俘魏军1万余人。
【石的意思】:石 shí(ㄕˊ) (一)、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二)、指石刻:金 详情>
【亭的意思】:亭 tíng(ㄊ一ㄥˊ) (一)、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亭。牡丹亭。( 详情>
【之的意思】:之 zhī(ㄓ) (一)、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二)、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 详情>
【战的意思】:战(戰) zhàn(ㄓㄢˋ) (一)、打仗: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