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攻打(敌人或叛逆)。
(一)、征伐,征讨。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以偃甲兵於此,而息讨伐於彼。” 宋 吕陶 《送张子公》诗:“近日羽书至,讨伐加 羌 夷。” 瞿秋白 《乱弹·新英雄》:“他们会说:‘讨伐伪国,不承认 日本 侵略的 满洲国 。’”
讨伐,汉语词汇。拼音:tǎo fá指征伐,出兵攻打。如:讨伐匪寇。出处:《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伯,诸侯恣行,淫侈不轨,贼臣篡子滋起矣。”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讨的意思】:讨(討) tǎo(ㄊㄠˇ) (一)、查究,处治:检讨。(二)、征伐,发动攻击:讨伐。声讨(宣布罪行而 详情>
【伐的意思】:伐 fá(ㄈㄚˊ) (一)、砍:伐树。砍伐。(二)、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三 详情>
•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
• 一起讨伐德里奥拉。
• 他率领军队讨伐叛乱。
•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
• 袁术僭号,曹公讨伐之。
• 殷主王延政闻讯遣军讨伐。
• 闻仲差派张桂芳讨伐西岐。
• 于是齐桓公率兵讨伐山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