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鳞和甲壳的水生动物的统称。
(一)、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
汉 蔡邕 《郭有道碑序》:“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 宋 黄庭坚 《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士弊禾黍恶,水烦鳞介劳。”
(二)、比喻卑贱小人。
柳亚子 《吊刘烈士炳生》诗之四:“滚滚胡尘黯四方,忍看鳞介易冠裳。”
鳞介,宋 黄庭坚 《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记载:“士弊禾黍恶,水烦鳞介劳。”字面上有水生动物的意思。
【鳞的意思】:鳞(鱗) lín(ㄌ一ㄣˊ) (一)、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鳞 详情>
【介的意思】:介 jiè(ㄐ一ㄝˋ) (一)、在两者中间:介于两者之间。介词(用在名词、代词之前,合起来表示地点、 详情>
• 颉颃,鳞介浮沈。
• 羽翮颉颃,鳞介浮沈。
• 鳞介,是水族的通称。
• 水物殊品,鳞介异族。
• 鼍有鳞介,甲兵之象也。
• 能写兰竹、鳞介人物等。
• 鳞介槁以横陆兮,鸱啸群而厉吻。
• 数不尽珍禽异兽,道不完鳞介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