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米下锅。多 指贫穷或困难的状况。
(一)、家无柴米,不能举炊做饭。极言穷困。
清 毕著 《村居》诗:“明日断炊何暇问,且携鸦觜种梅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一面又诉説他近年的苦况,竟是断炊的日子也过过了。”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几天来,因米价突涨,即使不买药,每天的两粥一饭也已经到临断炊的前夕。”
断炊,指因贫穷以至没米没柴不能做饭。语出清 毕著 《村居》诗:“明日断炊何暇问,且携鸦觜种梅花。”
• 布衣蔬食,常至断炊。
• 家家秧马闲坐⑻,墟井断炊烟⑼。
• 古刹凄冷多荒冷,神像凋残蒙灰垢,深山前后断炊烟。
• 逮时夏殁,家益窘,并日而食或断炊,不轻求贷于人。
• 甑尘釜鱼形容家贫困顿断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 是年冬,孝义厅户户断炊,饿殍遍地,厅署官员纷纷逃遁。
• 对远征队来说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早已断炊,无法果腹了.
• 相传观顶原有一天然石碓窝,碓窝的米恰好供香客食用,舀完了又会自动溢满,从无缺米断炊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