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袒 [ bǔ tǎn ]
辅佐。
免袒 [ miǎn tǎn ]
即袒免。古代丧服。袒露左臂,以麻布缠头。
袒缚 [ tǎn fù ]
肉袒面缚以示投降。语出《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 伐 紂 克 殷,微子 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司…
袒裼 [ tǎn xī ]
(一)、亦作“襢裼”。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二)、脱去上衣,裸露肢体。
徒袒 [ tú tǎn ]
见“徒裎”。
袒服 [ tǎn fú ]
即僧却崎。僧尼五衣之一。为一种覆肩掩腋衣。
散袒 [ sàn tǎn ]
逍遥自在。
露袒 [ lù tǎn ]
袒衣露体。《资治通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 荀卿 ﹞尝与 临武君 论兵於 赵孝成王 之前……仁人之兵,不可…
袒庇 [ tǎn bì ]
袒护包庇。
袒褊 [ tǎn biǎn ]
形容衣服袒露而狭小。
袒开 [ tǎn kāi ]
(一)、袒露解开。(二)、毫无掩饰地敞开。
袒肉 [ tǎn ròu ]
谓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谢罪或祭祀时的一种表示。
袒裘 [ tǎn qiú ]
谓在君之侧袒出正服、裼衣、皮衣的左袖而露出中衣。是一种违礼的不敬之举。《左传·哀公十七年》:“大子请使 良夫。…
袒帻 [ tǎn zé ]
谓头包发巾而不戴冠。
左右袒 [ zuǒ yòu tǎn ]
偏袒某一方面:勿为左右袒。参看〖左袒〗。
袒免亲 [ tǎn miǎn qīn ]
指五服以外的远亲,如高祖的亲兄弟、曾祖的堂兄弟、祖父的再从兄弟、父亲的三从兄弟、自己的四从兄弟及三从侄、再从侄…
袒领服 [ tǎn lǐng fú ]
唐朝时一种半袒胸的襦,衣料为纱罗制品,当时人们形容为“慢束罗裙半掩胸”、“参差羞杀雪芙蓉”、“绮罗纤缕见肌肤”…
袒露心扉 [ tǎn lù xīn fēi ]
把心里怎麽想的说出来。
肉袒面缚 [ ròu tǎn miàn fù ]
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
袒臂挥拳 [ tǎn bì huī quán ]
挽袖露臂,挥动拳头。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
科头袒体 [ kē tóu tǎn tǐ ]
谓不戴冠帽不束带。晋 葛洪《抱朴子·刺骄》:“若夫貴門子孫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頭袒體,踞見賓客。”
肉袒牵羊 [ ròu tǎn qiān yáng ]
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
不左右袒 [ bù zuǒ yòu tǎn ]
露左臂表示支持某一方面,露右臂表示持另一方面。指不偏向任何一方。
牵羊肉袒 [ qiān yáng ròu tǎn ]
参见[肉袒牵羊]。
袒胸露乳 [ tǎn xiōng lù rǔ ]
脱去上衣,裸露出胸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