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堂 [ lǜ táng ]
僧徒坐禅修戒的佛堂。
風律 [ fēng lǜ ]
(一)、指音律。亦比喻风教律令。《管子·宙合》:“君失音则风律必流,流则乱败。”三国 魏 曹丕《答繁钦书》:“…
僧律 [ sēng lǜ ]
佛教戒律。唐 白居易《二月一日作赠韦七庶子》诗:“今春入道场,清浄依僧律。”唐 严维《赠别至弘上人》诗:“年老…
律历 [ lǜ lì ]
亦作“律歷”。亦作“律厤”。指乐律和历法。
秋律 [ qiū lǜ ]
古人以四季与十二律相配,因称秋季为秋律。
律格 [ lǜ gé ]
(一)、指戒律。(二)、格律。
礼律 [ lǐ lǜ ]
谓礼法与刑律。
律仪 [ lǜ yí ]
(一)、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二)、法律的礼节。
师律 [ shī lǜ ]
《易·师》:“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后以指军队的纪律。《南史·徐勉传》:“军旅不以礼,则致乱於师律。”…
协律 [ xié lǜ ]
(一)、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协律则 李延年,运筹则 桑弘羊。”南朝 梁 刘…
格律 [ gé lǜ ]
创作诗词所依照的格式和规则。如中国古典诗歌的律诗、绝句中的平仄、押韵、对仗等。
律本 [ lǜ běn ]
律吕之本,指黄钟。古以黄钟为十二律之本,其余十一律皆据之以生。
疑律 [ yí lǜ ]
不恰当的律令。
桑律 [ sāng lǜ ]
采桑养蚕的时令。
金律 [ jīn lǜ ]
(一)、金 代的法典。金熙宗 皇统 五年(公元1145年)颁行《皇统制》,后经数次修订,迄 章宗 泰和 二年(…
鸣律 [ míng lǜ ]
犹吹律。
玄律 [ xuán lǜ ]
(一)、谓冬季。(二)、仙界的科律。
出律 [ chū lǜ ]
《易·师》:“师出以律。”孔颖达 疏:“律,法也……师出之时,当须以其法制整齐之,故云‘师出以律’也。”后以“…
造律 [ zào lǜ ]
(一)、制订律令。(二)、审订音律。
律厤 [ lǜ lì ]
见“律历”。
爻律 [ yáo lǜ ]
谓变动音律。
律文 [ lǜ wén ]
法律条文。
他律 [ tā lǜ ]
由自身以外的力量强制约束:道德是自律,法律是他律。
律藏 [ lǜ cáng ]
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
嶰律 [ xiè lǜ ]
(一)、嶰管吹奏的音律。(二)、嶰竹所制的律管。对箫、笛等管乐器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