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疎 [ sù shū ]
指草木萎缩稀疏。
虚疎 [ xū shū ]
犹粗疏。
恢疎 [ huī shū ]
见“恢疏”。
比疎 [ bǐ shū ]
见“比疏”。
单疎 [ dān shū ]
见“单疏”。
清疎 [ qīng shū ]
见“清疏”。
研疎 [ yán shū ]
精细和粗疏。
潇疎 [ xiāo shū ]
犹寥落,凄凉。
庸疎 [ yōng shū ]
平庸粗疏。
浮疎 [ fú shū ]
见“浮疏”。
精疎 [ jīng shū ]
精密和粗疏。
闲疎 [ xián shū ]
亦作“间疏”。见“閒疏”。
消疎 [ xiāo shū ]
(一)、亦作“消疏”。寂寞;冷落。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二折:“更那堪天寒日短,旷野消疏,关山寂寞。”元 王修…
渠疎 [ qú shū ]
见“渠疏”。
责疎 [ zé shū ]
责备数说。
戚疎 [ qī shū ]
犹亲疏。
凶疎 [ xiōng shū ]
见“凶疏”。
仗义疎财 [ zhàng yì shū cái ]
亦作“仗義疏財”。谓重义气而分财助人。元 郑廷玉《忍字记》楔子:“這個員外必是箇仗義疎財的人。”元 无名氏《贫…
吸溜疎剌 [ xī liū shū là ]
象声词。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一折:“我这里手分开芦苇吸溜疎剌的攩。”
失留疎剌 [ shī liú shū là ]
象声词。风声、水声或物件飘落声。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你看他吸留忽剌水流乞留曲律路,更和这失留疎剌风摆希…
天网恢恢,疎而不漏 [ tiān wǎng huī huī,shū ér bù lòu ]
谓天道如大网,虽稀疏却无有漏失。比喻作恶者逃不出上天的惩罚。语出《老子》:“天網恢恢,疎而不失。”《醒世恒言·…
狂疎 [ kuáng shū ]
见“ 狂疏 ”。
凋疎 [ diāo shū ]
凋疏。 前蜀 李珣 《临江仙》词之一:“芰荷经雨半凋疎。拂堤垂柳,蝉噪夕阳餘。”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
弊衣疎食 [ bì yī shū shí ]
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谓生活清苦。《周书·柳虯传》:“弊衣疎食,未尝改操。”
空疎 [ kōng shū ]
见“ 空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