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炁 [ wǔ qì ]
谓五行之气。语本《关尹子·六匕》:“我身五行之炁,而五行之炁,其性一物。”《云笈七籤》卷二:“尔时天生五炁,地…
五部 [ wǔ bù ]
(一)、谓金、木、水、火、土五行。(二)、指古代高句骊国消奴、绝奴、顺奴、灌奴、桂娄五个部族。见《后汉书·东夷…
五火 [ wǔ huǒ ]
五种火攻战术。
五辂 [ wǔ lù ]
见“五路”。
五动 [ wǔ dòng ]
(一)、五种军事行动。(二)、谓五种情况。
五有 [ wǔ yǒu ]
古谓士有势而尊贵,有家而富厚,有资而勇悍,有心而智惠,有貌而美好为五有。
五株 [ wǔ zhū ]
指 秦始皇 所封 泰山 五大夫松。五大夫为 秦 官名,第九爵,后人误以为封五株松树,遂有此称。
五乐 [ wǔ lè ]
(一)、五种乐器。指琴瑟、笙竽、鼓、钟、磬。(二)、五种乐器。指鼓、钟、铎、磬、鞀。(三)、佛教语。指眼、耳、…
五吏 [ wǔ lì ]
上古军队中的五种文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
五扰 [ wǔ rǎo ]
指马、牛、羊、犬、豕五种家畜。
五华 [ wǔ huá ]
(一)、五色仙花。(二)、谓五色光华。(三)、道教谓五方之气。
五君 [ wǔ jūn ]
指 魏 晋 时名士 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五使 [ wǔ shǐ ]
唐 宋 行大典时所置五官,均命大臣任之。
五郊 [ wǔ jiāo ]
谓东郊、南郊、西郊、北郊、中郊。古代礼仪,帝王于五郊设祭迎气。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立夏之日,…
五脉 [ wǔ mài ]
指五脏的正常脉象。
五韪 [ wǔ wěi ]
亦作“五是”。亦作“五氏”。犹言五者。指雨、暘、燠、寒、风五种气候。
五紽 [ wǔ tuó ]
(一)、指皮祅上的五个丝绳钮子。(二)、《诗·召南·羔羊》篇的代称。
五传 [ wǔ chuán ]
(一)、指传述《春秋》的左氏、公羊、穀梁、邹氏、夹氏五家。“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见(《汉书·艺文志》)后世…
五难 [ wǔ nán ]
谓有碍养生之道的五种情欲。
五畤 [ wǔ zhì ]
又称 五畤原,在今 陕西 凤翔县 南。秦 汉 时祭祀天帝的处所。《史记·孝武本纪》:“上初至 雍,郊见五畤。”…
五泄 [ wǔ xiè ]
(一)、见“五泄”。(二)、亦作“五洩”。山名。在浙江诸暨县境,因山有五瀑布而得名。
五英 [ wǔ yīng ]
亦作“五韺”。乐曲名。相传为 帝嚳 所作。
五好 [ wǔ hǎo ]
五好分别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种。
五凫 [ wǔ fú ]
土质较硬的下等土壤。
五排 [ wǔ pái ]
见“五言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