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钱 [ xī qián ]
一种劣质钱币。用锡铸成。《新唐书·食货志四》:“自是 河东 锡钱皆废。”《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时 湖南 …
夹锡钱 [ jiā xī qián ]
宋徽宗 时 蔡京 奏请铸造的一种铜锡合金的货币。因铜的成色低,百姓常常拒用。
铁锡 [ tiě xī ]
(一)、铁和锡。(二)、唐代一种劣质钱币。以铁和锡熔铸而成。(三)、指锡杖。
谢纸 [ xiè zhǐ ]
旧时吊唁者携带锡箔、纸钱之类。
三华集 [ sān huá jí ]
明无锡钱子正及弟子义、侄仲益合刻诗也。
纸锭 [ zhǐ dìng ]
亦作“纸鋌”。用锡箔糊制成银锭状的冥钱。迷信认为焚化给死者,可供其当钱用。
倍百 [ bèi bǎi ]
百倍。 唐 刘禹锡 《代谢贷钱物表》:“臣忝总戎,倍百欣荷。” 唐 刘禹锡 《代贺赦吴少诚复官爵表》:“仰瞻宸极,倍…
办取 [ bàn qǔ ]
犹取得。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送钱础日归锡山》词:“槊上功名难办取,且自弄他文笔。”
铅镴 [ qiān là ]
铅锡合金。《魏书·食货志》:“若入市之钱,重不五銖,或虽重五銖而多杂铅鑞,并不听用。”
笑哂 [ xiào shěn ]
笑。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一折:“暗评跋,忽笑哂,则被这钱使作的喒如同一个罪人。”
驻锡 [ zhù xī ]
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故称僧人住止为驻锡。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大师﹞遂驻锡卓菴,名其地曰 龟洋 …
襃锡 [ bāo xī ]
亦作“褒锡”。同“褒赐”。《周书·儒林传·乐逊》:“逊 以年在悬车,上表致仕,优詔不许。於是赐以粟帛及钱等,授 湖州…
恶钱 [ è qián ]
质料低劣的钱币。《隋书·赵绰传》:“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候执以闻,上令悉斩之。”《旧唐书·宋璟传…
见银 [ jiàn yín ]
现银,现钱。 姚锡光 《东方兵事记略·台湾下》:“二十七日,官银票局绅 庄序端 请给见银,以利灌输。”
买山钱 [ mǎi shān qián ]
为隐居而购买山林所需的钱。唐 刘禹锡《酬乐天闲卧见忆》诗:“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明 无名氏《鸣凤记·流徙分途》…
官炉钱 [ guān lú qián ]
官府铸造的钱币。别于私铸钱。《新唐书·食货志四》:“公铸者号官鑪钱,一以当偏鑪钱七八,富商往往藏之,以易 江 淮 私…
官鑪钱 [ guān lú qián ]
官府铸造的钱币。别于私铸钱。《新唐书·食货志四》:“公铸者号官鑪钱,一以当偏鑪钱七八,富商往往藏之,以易 江 淮 私…
白镴 [ bái là ]
(一)、锡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锡》。(二)、锡与铅的合金。即焊锡。
锡镴 [ xī la ]
(一)、焊锡。(二)、锡。
砂镴钱 [ shā là qián ]
用锡和铅的合金所制的钱。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张齐贤 ﹞又议私铸之典曰:‘……臣询砂鑞钱每一金,煤屑铅…
警锡 [ jǐng xī ]
犹振锡。谓僧人出行。警,通“惊”;锡,锡杖。
顿锡 [ dùn xī ]
谓僧人住止。锡,锡杖。
住锡 [ zhù xī ]
谓僧人在某地居留。锡,锡杖。 明 汪廷讷 《狮吼记·住锡》:“远远望见一座寺,倘清净可居,老僧在此住锡。” 明 汪廷…
青锡 [ qīng xī ]
即锡。锡色青灰,故称。
振锡 [ zhèn xī ]
谓僧人持锡出行。锡,锡杖。杖头饰环,拄杖行则振动有声。
【词语拼音】xī qián
【词语解释】一种劣质钱币。用锡铸成。《新唐书·食货志四》:“自是 河东 锡钱皆废。”《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时 湖南 专用锡钱,铜钱一直锡钱百,流入中国,法不能禁。”胡三省 注:“马殷 得 湖南,铸锡为钱,本用之境内,其后遂流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