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石 [ hàn shí ]
指磨刀石。旱,通“悍”。
金流 [ jīn liú ]
(一)、水流的美称。(二)、《庄子·逍遥游》:“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谓大旱使金石溶化,后以“金流”形容酷热。
阿尔金山脉 [ ā ěr jīn shān mài ]
(一)、米,同名高峰((二)、米)在新、青、甘边境。因气候干旱,多岩石裸露的石山。
焦金流石 [ jiāo jīn liú shí ]
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形容天气极度干旱、炎热。
曝巫 [ pù wū ]
同“暴2巫”。明 刘基《旱天多雨意呈石末公》诗之四:“旱天多雨意,炎燎发洪炉。事急徒号梗,谋穷漫曝巫。”
惔焚 [ dàn fén ]
如火焚烧。用以形容大旱。语本《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宋 王安石《定林寺》诗:“城市少美蔬,想今困…
焦原 [ jiāo yuán ]
(一)、巨石名。(二)、引申喻戒惧。(三)、亦作“焦元”。干旱的土地。
化益作井 [ huà yì zuò jǐng ]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对水充满着矛盾心理,水多了,成涝灾;水缺了,出旱灾。
轸望 [ zhěn wàng ]
深切盼望。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旱天多雨意》之五:“軫望成衰疾,那堪数倚楼。”
荒漠化 [ huāng mò huà ]
指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包括沙质荒漠化(沙漠化)、石质荒漠…
鞭石 [ biān shí ]
(一)、《艺文类聚》卷七九引晋伏琛《三齐略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
炎沴 [ yán lì ]
旱灾。明 刘基《次韵和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蚀》:“今年下土因炎沴,草木焦枯野萧瑟。”
抗旱性 [ kàng hàn xìng ]
抗旱性包括干旱屏蔽和耐旱性。
暵旱 [ hàn hàn ]
干旱,天旱。
旱气 [ hàn qì ]
干旱的气候;旱灾。
旱魃为虐 [ hàn bá wèi nüè ]
旱魃:古代传说中能赞成旱灾的怪物;虐:灾害。指旱灾。
湛旱 [ zhàn hàn ]
谓旱涝灾害。《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孙诒让 间诂:“湛旱,水旱也。”
旱象 [ hàn xiàng ]
干旱的现象:旱象严重。
卷柏 [ juàn bǎi ]
也叫还魂草。蕨类植物。高5—15厘米。茎棕褐色。分枝丛生,扁平,叶四列。耐干旱,干旱时枝叶内卷如拳,湿润时又平展伸开…
烟袋 [ yān dài ]
吸烟的用具,有旱烟袋和水烟袋两种。通常指旱烟袋。见〖旱烟袋〗、
酷旱 [ kù hàn ]
非常干旱酷旱的年月。
亢旱 [ kàng hàn ]
长久不下雨,干旱情形严重;大旱。
暑魃 [ shǔ bá ]
即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纷薄 [ fēn báo ]
纷杂交错。 汉 贾谊 《旱云赋》:“遂积聚而合沓兮,相纷薄而慷慨。” 宋 苏辙 《登嵩山》诗之一:“聱牙石齿乱,纷薄…
伏旱 [ fú hàn ]
伏天出现的旱情:战胜伏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