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令 [ kòu lìng ]
御寇的号令。
余寇 [ yú kòu ]
残馀的寇敌。
反寇 [ fǎn kòu ]
谋反的贼寇。
邓通山 [ dèng tōng shān ]
同“邓氏铜山”。明 无名氏《鸣凤记·世蕃奸计》:“金盈 郭况 穴,钱积 邓通 山,自夸天上客,人道地行僊。”
昆邓 [ kūn dèng ]
昆仑山 和 邓林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经籍深富,辞理遐亘。皜如江海,鬱若 崑邓 。”
滴滴邓邓 [ dī dī dèng dèng ]
步履不稳貌。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喫的来滴滴邓邓醉陶陶,门前哭罢门前笑,街头指定街头闹。”
贼属 [ zéi shǔ ]
贼寇的家眷亲属。
昏腾腾 [ hūn téng téng ]
同“昏邓邓”。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不甫能黑漫漫填满这沉寃海,昏腾腾打出了迷魂寨。”
邓林 [ dèng lín ]
(1).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 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渭 , 河 渭 不…
铎遏 [ duó è ]
复姓。春秋 晋 有 铎遏寇。《左传·成公十八年》:“鐸遏寇 为上军尉。”杨伯峻 注:“襄 二十五年《传》齐 有 鐸父…
完白山人 [ wán bái shān rén ]
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的别号。因其居皖公山下,故称。参阅《清史稿·艺术传二·邓石如》。
尘邓邓 [ chén dèng dèng ]
尘土弥漫之状。《金瓶梅词话》第十六回:“ 金莲 便问:‘你昨日往那里去来?实説便罢,不然我就嚷的尘邓邓的。’”
出车殄寇 [ chū chē tiǎn kòu ]
出征消灭敌寇。《旧唐书·裴度传》:“在宪宗时,扫涤区宇,尔则有出车殄寇之勋。”
贼虏 [ zéi lǔ ]
对敌寇的贬称。
仙胜 [ xiān shèng ]
后魏、寇臻之字。
寇仇 [ kòu chóu ]
仇敌:视若寇仇。
寇孽 [ kòu niè ]
指残匪;匪寇之残馀。
寇叛 [ kòu pàn ]
敌寇、叛贼。《三国志·吴志·陆抗传》:“ 抗 敕 江陵 督 张咸 作大堰遏水,渐渍平中,以絶寇叛。”
妖祲 [ yāo jìn ]
犹妖氛。比喻寇乱。
聚寇 [ jù kòu ]
聚集起来的盗寇。
借一年 [ jiè yī nián ]
借其人一年为地方官也。《后汉书·寇恂传》:「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
寇雠 [ kòu chóu ]
亦作“寇仇2”。亦作“寇仇”。仇敌;敌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讎,…
剧虏 [ jù lǔ ]
势力强大的敌寇。
寇患 [ kòu huàn ]
外寇侵掠的祸害。
诛榛剃梗 [ zhū zhēn tì gěng ]
芟除秽草。喻灭除盗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