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兄 [ shù xiōng ]
庶出之兄。
庶兄弟 [ shù xiōng dì ]
(一)、众兄弟。(二)、庶出之兄弟。
伯兄 [ bó xiōng ]
长兄。《书·吕刑》:“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孟子·告子上》:“乡人长於伯兄一岁…
宗兄 [ zōng xiōng ]
古代宗法制度,庶子称年长于己的嫡子为“宗兄”。后亦用于称同宗或同姓不同族的同辈朋友。《礼记·曾子问》:“若宗子有罪,…
谪外 [ zhé wài ]
古代官吏贬谪流放。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要贬 子瞻 ,须把他兄弟 子由 一同謫外,庶免后患。”
宗弟 [ zōng dì ]
古代宗法制度,庶子称比自己年幼的嫡子为“宗弟”。《礼记·曾子问》:“布奠於宾,宾奠而不举,不归肉。其辞於宾曰:‘宗兄…
母兄 [ mǔ xiōng ]
(一)、同母之兄。别于庶兄。《公羊传·隐公七年》:“齐侯 使其弟 年 来聘。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何休 注…
庶姓 [ shù xìng ]
古代指与天子或诸侯国君异姓且无亲属关系者。《左传·隐公十一年》:“薛,庶姓也。”杜预 注:“庶姓,非 周 之同姓。”…
免难 [ miǎn nán ]
谓免于灾难也。《左传·桓公六年》:「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唐、白居易〈和阳城驿〉诗:「退不苟免难,进不…
遇诛 [ yù zhū ]
犹被杀。《史记·蒙恬列传论》:“而 恬 为名将,不以此时彊諫,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
庶常 [ shù cháng ]
《书·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周秉钧 易解:“庶,众也。常,祥也。吉,善也。庶常吉士,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
支婆 [ zhī pó ]
庶祖母或庶母的别称。
庶妇 [ shù fù ]
指嫡子的众妾或庶子的妻妾。《仪礼·士昏礼》:“庶妇则使人醮之,妇不馈。” 郑玄 注:“庶妇,庶子之妇也。”《尔雅·释…
梨庶 [ lí shù ]
亦作“棃庶”。黎庶,百姓。梨,通“黎”。
康阜 [ kāng fù ]
(一)、安乐富庶。(二)、谓使之安乐富庶。
庶族 [ shù zú ]
指关系疏远的宗族;庶族子弟庶民
双生子 [ shuāng shēng zǐ ]
两个同一胎出生的兄弟或姐妹。宋 马永卿《嬾真子》卷三:“雍端 二子皆年十三,则其庶出可知也已。噫!先生清德如此,而乃…
礼不下庶人 [ lǐ bù xià shù rén ]
礼不下达庶人。谓对庶人不必责求完礼。
庶狱 [ shù yù ]
诸凡刑狱诉讼之事。《书·立政》:“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 蔡沉 集传:“庶狱,狱讼也。”《后汉书·顺帝纪…
微子 [ wēi zǐ ]
(一)、周代宋国的始祖。名启,殷纣王的庶兄,封于微(今山东梁山西北)。因见纣淫乱将亡,数谏,纣不听,遂出走。(二)、…
庶孙 [ shù sūn ]
庶出之孙。嫡子之子当嫡子在世时也为庶孙。
庶几乎 [ shù jī hū ]
(一)、庶几。或许,大概可以。(二)、庶几。近于,略同。
殇殀 [ shāng yāo ]
亦作“殤夭”。早死,夭折。清 钮琇《觚賸续编·溺妾入梦》:“设水醮一昼夜,幸籍祈禳,庶免殤殀。”梁启超《罗兰夫人传》…
庶黎 [ shù lí ]
庶民。
庶旧 [ shù jiù ]
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