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敕 [ bá chì ]
亦作“跋勅”。谓撰写诏敕。亦泛指起草官文书。
跋勑 [ bá chì ]
见“跋敕”。
跋勅 [ bá chì ]
见“ 跋敕 ”。
跋涉山川 [ bá shè shān chuān ]
跋涉山川 同“ 跋山涉水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必使而君弃而封守,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淮南子·…
佩文斋书画谱 [ pèi wén zhāi shū huà pǔ ]
书名。凡一百卷。清圣祖敕撰。分论书十卷、论画八卷、历代帝王画三卷,书画家传三十七卷、无名氏书画八卷、御制书画跋一卷,…
跷趹 [ qiāo guì ]
亦作“蹻趹”。举足疾行。《淮南子·修务训》:“昔者 南荣畴 耻圣道之独亡於己身,淬霜露,敕蹻趹,跋涉山川,冒蒙荆棘。…
跋前踕后 [ bá qián jié hòu ]
跋前踕后(跋前踕後) 同“ 跋胡疐尾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罗邺》:“而跋前踕后,絶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
拓跋姓 [ tuò bá xìng ]
拓跋姓出自鲜卑族拓跋(又称托跋)部,为黄帝后裔有拓跋氏。
画跋 [ huà bá ]
画册的跋文。《四库全书总目·艺术一·广川画跋》:“ 毛晋 尝刊其书跋十卷,而画跋则世罕传本。”
跋山涉川 [ bá shān shè chuān ]
◎ 跋山涉川,跋涉山川,跋山涉水 báshān-shèchuān,básh…
出钹 [ chū bó ]
娼家隐语称出门为“出跋”。跋,改作“鈸”,意谓与和尚有关。
跋文 [ bá wén ]
跋2。
敕画 [ chì huà ]
犹敕令,诏命。因诏敕须押字判行,故称。
跋扈 [ bá hù ]
专横暴戾,欺上压下:飞扬跋扈。他做事一向非常跋扈。
跋语 [ bá yǔ ]
跋2。
陟涉 [ zhì shè ]
跋涉。
帖敕 [ tiē chì ]
由主政大臣在奏章上签署意见,作为敕命批发,称“帖敕”。《南齐书·江祏传》:“祏 兄弟与 暄 及 始安王 遥光、尚书令…
跋疐 [ bá dì ]
见“跋躓”。
前跋後疐 [ qián bá hòu máo ]
进退皆难也。《诗经·幽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跲其尾,…
盘涉 [ pán shè ]
犹跋涉。
敕额 [ chì é ]
谓皇帝赐给寺院匾额。《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敕天下寺院,非敕额者悉废之。”胡三省 注:“敕额者,敕赐寺额,…
烛跋 [ zhú bá ]
(1).《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孔颖达 疏:“《小尔雅》云:‘跋,本也。’本,把处也。”烛跋,指竖立火炬或…
发日敕 [ fā rì chì ]
唐 代诏旨形式之一。凡增减官员、废置州县、征发兵马、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下官等用之。《唐六典·中书省》:“凡王言之别有…
训命 [ xùn mìng ]
敕命。
蹑蹺檐簦 [ niè qiāo yán dēng ]
谓远行﹑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