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文鼠 [ bào wén shǔ ]
即鼮鼠。因身有豹文,故名。《尔雅·释兽》:“豹文,鼮鼠。” 郭璞 注:“鼠文采如豹者。 汉武帝 时得此鼠,孝廉郎 终…
豹髓 [ bào suǐ ]
《洞冥记》:“帝 既耽於灵恠,尝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湻苏油和之,照於神坛,夜暴雨,火光不灭。”后以“…
管中窥豹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意思是从竹管里看豹,有时也能看见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来常与“可见…
镰尾 [ lián wěi ]
向上弯过背脊的尾(如狗尾。
雾鳞云爪 [ wù lín yún zhǎo ]
犹言藏头露尾,畏首畏尾。
厥尾 [ jué wěi ]
短尾。 宋 刘攽 《贡父诗话》:“今人呼秃尾狗为厥尾;衣之短后者,衣曰厥。”
涩赤 [ sè chì ]
干涩发红。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饥困交攻,眼目涩赤。”
狸骨 [ lí gǔ ]
为猫科动物豹猫的骨骼,主风湿痹痛;心腹刺痛等。
松实 [ sōng shí ]
松子。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 偓佺 以松实方目, 赤松 以水玉乘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投畀豹虎 [ tóu bì bào hǔ ]
基本信息:“畀”读bì,咬。指把人投给豹虎咬食。
鱼丙 [ yú bǐng ]
鱼尾。鱼的尾部形如丙字,故称。
豹韬卫 [ bào tāo wèi ]
唐 禁卫军名。《旧唐书·郭孝恪传》:“次子 待封,高宗 时,官至左豹韜卫将军。”《新唐书·百官志四上》:“武后 光宅…
龙尾伏辰 [ lóng wěi fú chén ]
1龙尾,即尾宿。尾宿是东方青龙七宿中的第六宿,所以叫做龙尾。辰,又写作“䢈”,是日月交会的意思。
书尾 [ shū wěi ]
书信的末尾或书籍的末尾。
后尾儿 [ hòu yǐr ]
最后的部分;后边:车后尾儿。船后尾儿。他走得慢,落在后尾儿了。
豹祠 [ bào cí ]
西门豹 的祠堂。 北齐 时九祠之一。《太平御览》卷九六八引 晋 王廙 《洛都赋》:“ 豹祠 赤杏, 胡竝 丹柿,甘液…
文鼠 [ wén shǔ ]
毛色如豹之鼠。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四:“垂来文鼠装绵暖,射得寒鱼入饌鲜。” 清 徐芳 《<书影>序》:“…
踏龙尾 [ tà lóng wěi ]
亦作“蹋龙尾”。龙尾 是 唐 代朝堂 含元殿 侧的走道,踏龙尾谓行走 龙尾道 上。意谓受到皇帝器重,而居显要之职位。
促机 [ cù jī ]
与促织同。晋、崔豹《古今注·鱼虫》:「促织,一曰促机。」
河伯从事 [ hé bó cóng shì ]
鳖的别名。晋崔豹《古今注·鱼虫》:“鳖名河伯从事。”
卷藏 [ juǎn cáng ]
收藏。 唐 孟郊 《猛将吟》:“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
蚩尾 [ chī wěi ]
即鸱尾。古代屋脊上的鱼尾形饰物。
王豹 [ wáng bào ]
春秋 时 卫 人,善讴。居于 淇 ,而 河 西之人化之,亦善讴。见《孟子·告子下》。 汉 张衡 《应閟》:“ 奕秋 …
狗尾联貂 [ gǒu wěi lián diāo ]
释义 义参「狗尾续貂」。见「狗尾续貂」条。
尾椎骨 [ wěi zhuī gǔ ]
在脊柱最下端,由四至五枚小骨合成的骨骼。也称为「尾闾骨」、「尾尻骨」、「尾骶骨」。
【词语拼音】bào wěi
【词语解释】(一)、豹的尾巴。
(二)、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或悬以豹尾,或在旗上画豹文。
(三)、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
(四)、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
(五)、旧时阴阳五行家谓旌旗之象。
(六)、比喻乐曲、诗文坚劲有力的结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