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忏 [ bǎo chàn ]
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忏,梵语的省译。《水浒传》第七一回:“道士齐宣宝懺,上瑶臺酌水献花。”
高梵 [ gāo fàn ]
高诵佛经之声。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高梵宛转,寧止震木遏云;清桴遥奕,非直腾鱼御马。”
禳田 [ ráng tián ]
祭神祈求灾异不作,庄稼丰收。
醮事 [ jiào shì ]
道士所做斋醮祈祷之事。
祈晴祷雨 [ qí qíng dǎo yǔ ]
向上天祈求天晴或下雨。
求签问卜 [ qiú qiān wèn bǔ ]
祈求于神灵,求决于占卜。
幽禜 [ yōu yíng ]
祭名。古代设坛祈祭星辰之称。
忏事 [ chàn shì ]
指延请僧道为亡灵祈祷之事。
蛊术 [ gǔ shù ]
指祈祷鬼神、诅咒等厌魅邪术。
拜鬼求神 [ bài guǐ qiú shén ]
向鬼神叩拜祈祷,求其保佑。
吞贜 [ tūn zāng ]
犹贪赃。 南朝 梁 沉约 《忏悔文》:“或盗人园实,或偷人芻豢,弱性蒙心,随喜讚悦,受分吞贜,皎然不昧。”
祝盗方 [ zhù dào fāng ]
古代祈免盗患的一种方术。
祈谷 [ qí gǔ ]
古代祈求谷物丰熟的祭礼。
拜表 [ bài biǎo ]
(一)、上奏章。(二)、对神拜献祈祷文。
穣田 [ ráng tián ]
向神祈求庄稼丰收。穰,通“禳”。
水忏 [ shuǐ chàn ]
佛教经文之一。又叫慈悲水忏。据说是 唐 代 悟达禅师 遇异僧用水替他洗好面疮后,为报恩而作。
神呪 [ shén zhòu ]
僧道等念以祈神消灾的咒语。
玉绦环 [ yù tāo huán ]
系有丝绦的玉环,佩之以祈福。
通宵守夜 [ tōng xiāo shǒu yè ]
通宵不眠或整夜祈祷的行为。
厘事 [ lí shì ]
旧指帝王祈福或祷雨的祭祀。
祷盼 [ dǎo pàn ]
书信客套用语。表示祈求、盼望。
顺请 [ shùn qǐng ]
书信结尾时的套语。表示祈请。
礼忏 [ lǐ chàn ]
佛教语。谓礼拜佛菩萨,诵念经文,以忏悔所造之罪恶。通称拜忏。《梁书·处士传·庾詵》:“晚年以后,尤遵释教,宅内立道场…
忏度 [ chàn dù ]
为死者拜祷忏悔使脱离苦海。度,超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鬼哭》:“公於是设水陆道场,命释道懺度之。”
驺响 [ zōu xiǎng ]
车马声。隋 江总《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曲涧停騶响,交枝落幔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