禡祭 [ mà jì ]
古代出兵,于军队所止处举行的祭礼。
祃禂 [ mà dǎo ]
同“禡祷”。禡祭祷兵。
类禡 [ lèi mà ]
祭名。类祭与禡祭。
类祃 [ lèi mà ]
祭名。类祭与禡祭。
禡祷 [ mà dǎo ]
谓禡祭祷兵。
禡纛 [ mà dào ]
犹禡牙。古时出兵行祭旗礼。
祃纛 [ mà dào ]
犹禡牙。古时出兵行祭旗礼。
祃旗 [ mà qí ]
犹禡牙,禡纛。
祃祷 [ mà dǎo ]
谓禡祭祷兵。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 康熙 丁丑, 仁皇帝 亲征沙漠 噶尔丹 。﹞上曰:‘然则命…
师祭 [ shī jì ]
古代军队出兵时所行祭祀祈祷之礼。《周礼·春官·肆师》“凡四时之大甸猎祭表貉,则为位” 汉 郑玄 注:“貉,师祭也………
诏盟 [ zhào méng ]
祷告盟誓。 唐 柳宗元 《祭纛文》:“ 汉 宗 蚩尤 ,亦作灵旗。既类既禡,指于有罪,北面詔盟,抗侯以射。”
表貉 [ biǎo mò ]
亦作“表禡”。亦作“表狢”。古代田猎或出征,于阵前或营前立望表以祭神,谓之表貉。
辰地 [ chén dì ]
指东南偏东的地方。《魏书·灵徵志上》:“庄帝 永安 三年六月甲子申时,辰地有青气,广四尺,东头缘山,西北引,至天半止…
濡口 [ rú kǒu ]
指 濡须口 。 清 吴伟业 《八风诗·东南风》:“捩柁引船 濡口 利,禡牙挥扇 赭圻 功。”参见“ 濡须 ”。
祭醊 [ jì zhuì ]
亦作“祭餟”。祭酹,祭祀。
湛祠 [ zhàn cí ]
湛、祠皆为古代祭祀名。以祭品沉入水中祭神曰湛,以祭品祭神曰祠。
祭礼 [ jì lǐ ]
(一)、祭祀或祭奠的仪式。(二)、祭祀或祭奠用的礼品。
厌祭 [ yàn jì ]
古代祭祀常用活人为“尸”,代死者受祭,不用“尸”的祭称厌祭。
荐奠 [ jiàn diàn ]
(一)、犹祭奠。祭祀的仪式,即向鬼神敬献祭品。(二)、引申作祭品。
淫祀 [ yín sì ]
不合礼制的祭祀;不当祭的祭祀,妄滥之祭。
侯祭 [ hóu jì ]
射侯之祭也。《仪礼·乡射礼》:「取肺坐祭,遂祭酒。」注:「为侯祭也。」疏:「此正为侯,故获者南面,乡侯祭。」
合莫 [ hé mò ]
谓祭祀时祭者通过进献祭物与所祭鬼神相感通。
绎祭 [ yì jì ]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正祭之次日续祭称“绎祭”。
振祭 [ zhèn jì ]
古代九祭之一。《周礼·春官·大祝》:“辨九祭……五曰振祭。”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至祭之末,礼杀之后,但擩肝盐…
祭正 [ jì zhèng ]
犹祭酒。古代大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参见“祭尊”、“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