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七 [ shǒu qī ]
人死后的第七日。
七首八脚 [ qī shǒu bā jiǎo ]
七首八脚 形容慌张乱闯。《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这时着了急,七首八脚的乱跑,眼睛又不看着前面,…
赤葛 [ chì gě ]
何首乌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
殇草 [ shāng cǎo ]
一首七言诗,由美豚所作。
戏嘲史寰 [ xì cháo shǐ huán ]
王维写的一首诗,体裁:七言律诗。
桃柳藤 [ táo liǔ téng ]
何首乌的别名。因其藤叶形如桃柳,故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
周礼九拜 [ zhōu lǐ jiǔ bài ]
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唐兀关 [ táng wù guān ]
帝国七锁钥之首,被称为东陆第一雄关。
七绝 [ qī jué ]
绝句的一种。一首四句,每句七个字。见〖绝句〗。
七律 [ qī lǜ ]
律诗的一种。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见〖律诗〗。
七品琴堂 [ qī pǐn qín táng ]
封建时代对县令的美称。因县令官阶一般为七品,故云。《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装束得七品琴堂…
吃巧 [ chī qiǎo ]
亦作“喫巧”。旧时 浙 人风俗,每逢七夕,聚饮于门首,谓之吃巧。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浙 人七夕,虽小家亦市鹅…
俳句 [ pái jù ]
也叫发句。日本诗体的一种。一般由三句十七音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故又名十七音诗。俳句原为俳谐连歌的首句…
府首 [ fǔ shǒu ]
即蔀首。古历法七十六年为一蔀,蔀首即一蔀之起算点。《汉书·律历志下》:“《殷历》曰:当 成汤 方即世用事十三年,十一…
豳公 [ bīn gōng ]
(一)、指周的祖先公刘。因其曾率周人迁徙豳地定居,故称。(二)、《诗·豳风》有《七月》篇,首句云:“七月流火。”因代…
仄起 [ zè qǐ ]
(一)、倾斜突起。(二)、近体诗的起句形式。指首句第二字为仄声。如五律首句为仄仄平平仄,七律首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步成章 [ qī bù chéng zhāng ]
七步成章 同“ 七步成诗 ”。《三国演义》第七九回:“ 丕 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叉头钱 [ chā tóu qián ]
出自宋苏轼《答秦太虚七首》之四,比喻指节俭或者清贫。
角宿 [ jiǎoxiù ]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之首。为青龙之角。在七曜属木,图腾为蛟;故亦称角木蛟。
鹜舲 [ wù líng ]
小船。南朝宋.鲍照〈采菱歌〉七首之一:「鹜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
五祖七真 [ wǔ zǔ qī zhēn ]
道教语。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见元李道谦《七真年谱》。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一折:“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
七星车 [ qī xīng chē ]
灵车。 明 魏禧 《金精行》:“ 长沙 铁甲屯 逕口 ,素带花旌动杨柳。玉驄斜驾七星车,路上行人尽回首。”参见“ 七…
僧凤 [ sēng fèng ]
唐高僧。隋开皇中,从僧粲出家。贞观中,居定水寺,年七十七,入寂。着有《法华经疏》及遗文百余首。见《续高僧传》。
前林 [ qián lín ]
前面之树林也。晋、张载〈七哀〉诗二首之二:「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
借韵 [ jiè yùn ]
五、七言近体诗,如首句入韵而借用可以通押的旁韵,称为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