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辰 [ èr chén ]
指日、月。《尚书大传》卷三:“其二辰以次相将,其次受之。”郑玄 注:“二辰,谓日、月也。”《宋书·志序》:“然则自 …
十二辰 [ shí èr chén ]
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1)古代用以记年、月、日、时。《周礼·春官·冯相氏》:“掌…
十二辰属 [ shí èr chén shǔ ]
即十二相属。前蜀冯鉴《续事始》:“黄帝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以名兽,配十二辰属之。”《宋史·外国传八·吐蕃》:“涣至…
十二辰堆 [ shí èr chén duī ]
古代设在衙门和驿站前用以报时的时辰台。清周亮工《书影》卷三:“开元中,郑审检校两京馆驛。今驛门前十二辰堆,即审所剏。…
十二辰虫 [ shí èr chén chóng ]
即十二时虫。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南中有虫名避役,一曰十二辰虫。状似蛇医,脚长,色青赤,肉鬣。暑月时见於篱壁…
十二辰神 [ shí èr chén shén ]
见“十二时神”。
元辰 [ yuán chén ]
(一)、良辰,吉辰。(二)、元旦。
顺辰 [ shùn chén ]
谓月球循着十二辰次序运行。《文选·谢庄<月赋>》:“顺辰通爥,从星泽风。” 李善 注:“辰,十二辰、言月顺之以照天下…
昼星 [ zhòu xīng ]
(一)、白日出现星辰。(二)、指白日的星辰。
昭回 [ zhāo huí ]
(一)、谓星辰光耀回转。(二)、指星辰。(三)、指日月。
上辰 [ shàng chén ]
(一)、上好的日子,良辰。(二)、农历每月上旬的辰日。
日辰 [ rì chén ]
(一)、指日月星辰。(二)、指天干和地支。(三)、日子;时辰。
令辰 [ lìng chén ]
(一)、吉利的时辰。一昼夜自子至亥为十二辰。《国语·楚语下》:“百姓夫妇择其令辰,奉其牺牲。”韦昭 注:“辰,十二辰…
丧门 [ sàng mén ]
(一)、丛辰名。星命家以为一岁十二辰都随着善神和凶煞,叫丛辰。丧门是凶煞之一。(二)、詈词。丧家之门。(三)、犹言诅…
商星 [ shāng xīng ]
二十八宿中的心宿。也称“大辰”、“大火”。《左传·昭公元年》:“迁 閼伯 于 商丘,主辰。商 人是因,故辰为商星。”
参辰 [ shēn chén ]
(一)、参星和辰星,分别在西方和东方,出没各不相见。辰星也叫商星。因用以比喻彼此隔绝。(二)、泛指星辰。
寿期 [ shòu qī ]
(一)、寿命,寿限。(二)、寿辰。
参辰卯酉 [ shēn chén mǎo yǒu ]
(一)、参、辰,二星名。参星酉时出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参与辰,卯与酉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二…
卯酉参辰 [ mǎo yǒu shēn chén ]
卯与酉二时,参与辰二星,都是永不相遇的,故以卯酉参辰喻彼此阻隔无法相见。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辜负了风花雪月…
十二时神 [ shí èr shí shén ]
亦称“十二辰神”。古代相传为掌管时辰的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崑崙山上无外之山,在崑崙东南万二千里,五龙…
四辰 [ sì chén ]
(一)、犹四时。(二)、指四个时辰。
超次 [ chāo cì ]
(一)、见“超辰”。(二)、谓越级提升。
大辰 [ dà chén ]
(一)、即心宿,大火。《左传·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 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天事恆象,今除…
参辰日月 [ shēn chén rì yuè ]
参辰日月(參辰日月) 见“ 参辰卯酉 ”。
弁韩 [ biàn hán ]
亦称“ 弁辰 ”。古国名。与“马韩”、“辰韩”合称“三韩”。《后汉书·东夷传》:“ 韩 有三种:一曰 马韩 ,二曰 …
【词语拼音】èr chén
【词语解释】指日、月。《尚书大传》卷三:“其二辰以次相将,其次受之。”郑玄 注:“二辰,谓日、月也。”《宋书·志序》:“然则自 汉高帝 五年之首冬,暨 宋顺帝 昇明 二年之孟夏,二辰六沴,甲子无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