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夔 [ yī kuí ]
伊尹 和 夔 的合称。
簉羽 [ zào yǔ ]
排列齐整,若飞鸟的羽翅。比喻古代百官朝见时仪仗行列整齐。《新唐书·上官仪传》:“ 仪 曰:‘接武 夔 龙 ,簉羽鵷鷺…
伊优 [ yī yōu ]
(1).“伊优亚”的省语。后用以讥讽逢迎谄媚的人,谓其说话无定见,迎合人意而言。《后汉书·文苑传·赵壹》:“伊优北堂…
夔凤纹 [ kuí fèng wén ]
古代青铜器上的夔凤形纹饰。也称夔凤。参阅《金石索·夔凤豆》。
夔龙纹 [ kuí lóng wén ]
古钟鼎彞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纹饰。也称夔纹。
夔子 [ kuí zǐ ]
春秋 时 夔国 的国君。《春秋·僖公二十六年》:“秋,楚 人灭 夔,以 夔子 归。”唐 杜甫《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诗…
夔旷 [ kuí kuàng ]
夔 与 师旷 的并称。 夔 , 舜 时乐官;旷, 春秋 晋 乐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洪钟万钧,…
夔一足 [ kuí yī zú ]
《吕氏春秋·察传》:“ 鲁哀公 问於 孔子 曰:‘乐正 夔 ,一足,信乎?’ 孔子 曰:‘昔者 舜 欲以乐传教於天下…
斋慄 [ zhāi lì ]
敬慎恐惧貌。《书·大禹谟》:“﹝ 舜 ﹞祇载见 瞽瞍,夔夔斋慄。”孔颖达 疏:“见父 瞽瞍,夔夔然悚惧,斋庄战慄,不…
夔律 [ kuí lǜ ]
即夔乐。
夔臯 [ kuí gāo ]
见“夔皋”。
皋夔 [ gāo kuí ]
亦作“皐夔”。 皋陶 和 夔 的并称。传说 皋陶 是 虞舜 时刑官, 夔 是 虞舜 时乐官。后常借指贤臣。 宋 王禹…
蟠夔 [ pán kuí ]
指盘曲的夔龙形装饰。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九一:“蟠夔小印鏤珊瑚,小字高华出《汉书》。” 刘逸生 注:“有着…
桓郎笛 [ huán láng dí ]
《晋书·桓伊传》载,桓伊 为 江州 刺史,善吹笛,独擅 江 左。谢安 位显功盛,为人所谗,孝武帝 疑之。会帝召 伊 …
夔皋 [ kuí gāo ]
亦作“夔皐”。
夔头 [ kuí tóu ]
夔 为 舜 乐官。
夔卨 [ kuí xiè ]
见“夔契”。
后夔 [ hòu kuí ]
人名。相传为 舜 掌乐之官。《文选·张衡<东京赋>》:“ 伯夷 起而相仪, 后夔 坐而为工。” 薛综 注:“ 后夔 …
夔龙礼乐 [ kuí lóng lǐ lè ]
夔龙:相传为虞舜二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
皋夔稷契 [ gāo kuí jì qì ]
亦作“皐夔稷契”。传说中舜时贤臣皋陶、夔、后稷和契的并称。亦借指贤臣。明无名氏《鸣凤记·灯前修本》:“妾闻皐、夔、稷…
斋栗 [ zhāi lì ]
同“ 斋慄 ”。 《孟子·万章上》:“《书》曰:‘祇载见 瞽瞍 ,夔夔斋栗。’” 汉 蔡邕 《司空文烈侯杨文碑》:“…
山夔 [ shān kuí ]
传说中的山中独脚怪兽。晋 葛洪《抱朴子·释滞》:“枯权化形,山夔前跟,石脩九首,毕方人面。”唐 柳宗元《祭万年裴令文…
夔牙 [ kuí yá ]
舜 时乐官 夔 与 春秋 时精于琴艺者 伯牙 的并称。借指精通音乐的人。 汉 扬雄 《甘泉赋》:“阴阳清浊穆羽相和兮…
伊丽河 [ yī lì hé ]
即今伊犂河。唐时称伊丽河,亦作伊列河。详「伊犂」条。
伊川 [ yī chuān ]
(一)、古地名。指 伊水 所流经的 伊河 流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辛有 适 伊川,见被髮而祭於野者。”杜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