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正 [ xiū zhèng ]
(一)、纠正。(二)、遵循正道。(三)、指遵循正道之人。
丽正脩书院 [ lì zhèng xiū shū yuàn ]
亦作“ 丽正书院 ”。又称集贤殿书院。 唐 始置,为中央掌管刊辑、校理经籍,搜罗遗逸图书,承旨撰集文章的机构。《新唐…
丽正书院 [ lì zhèng shū yuàn ]
见“ 丽正脩书院 ”。
修革 [ xiū gé ]
同“脩革”。改正革新;改变。
校修 [ xiào xiū ]
(一)、见“校脩”。(二)、校订修正。
修慝 [ xiū tè ]
(一)、同“脩慝”。(二)、谓改正过错。
修蹇 [ xiū jiǎn ]
(一)、同“脩蹇”。(二)、谓培养忠诚正直的品性。蹇,通"謇"。忠直。
脩脩 [ xiū xiū ]
(一)、鸟羽尾疲敝貌。《诗·豳风·鸱鸮》:“予羽譙譙,予尾脩脩。”(二)、端正整齐貌。《荀子·儒效》“脩脩兮其用统类…
雅直 [ yǎ zhí ]
犹正直。《三国志·魏志·王脩传》“ 脩 识 高柔 于弱冠”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隐 《晋书》:“ 脩 一子,名 仪 …
正心 [ zhèng xīn ]
(一)、谓使人心归向于正。语出《礼记·大学》:“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二)、公正无私之心。
冯脩 [ féng xiū ]
指 冯夷。《史记·封禅书》“水曰 河,祠 临晋”张守节 正义引《太公金匮》:“冯脩 也。”《云笈七籤》卷十八:“雨师…
斋亭 [ zhāi tíng ]
供斋祠用的亭子。《北齐书·陈述祖传》:“初 述祖 父为 光州,於城南小山起斋亭,刻石为记。”清 顾蔼吉《隶辨·华山亭…
谦慤 [ qiān què ]
谦虚谨慎。《后汉书·桓谭传》:“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慤,此脩己正家避祸之道也。”
丽正 [ lì zhèng ]
(一)、附着于正道。语本《易·离》:“日月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梁书·元帝纪》:“丽…
段脩 [ duàn xiū ]
腶脩。经捶捣并加姜桂的干肉。《礼记·昏义》:“妇执笲、枣、栗、段脩以见。”陆德明 释文:“段,本又作腶……脩,脯也。…
修直 [ xiū zhí ]
高尚正直。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居寂寞之无为,蹈修直而执平者,道人也。”修,一本作“ 脩 ”。
段修 [ duàn xiū ]
腶脩。经捶捣并加姜桂的干肉。《礼记·昏义》:“妇执笲、枣、栗、段脩以见。” 陆德明 释文:“段,本又作腶……脩,脯也…
脩名 [ xiū míng ]
(一)、美好的名声。《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洪兴祖 补注:“脩名,脩洁之名也。”《乐府诗集…
边夷 [ biān yí ]
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晋书·滕脩传》:“脩 在南积年,为边夷所附。”《敦煌曲子词·洞仙歌》:“华烛光辉,深下帡幃,恨…
素修 [ sù xiū ]
见“素脩”。
聿修 [ yù xiū ]
见“ 聿脩 ”。
顺祀 [ shùn sì ]
谓顺昭穆次序而祭祀。《左传·定公八年》:“冬十月,顺祀先公而祈焉。”杜预 注:“将作大事,欲以顺祀取媚。”《史记·周…
狼牙须 [ láng yá xū ]
见“狼牙脩”。
腶修 [ duàn xiū ]
捣碎加以姜桂的干肉。《仪礼·有司》:“﹝主妇﹞入于房,取糗与腶脩,执以出。”郑玄 注:“腶脩,擣肉之脯。”陆德明 释…
白劫 [ bái jié ]
白昼抢劫。谓公开掠夺。《魏书·元脩义传》:“ 居 ( 高居 )指 脩义 曰:‘此座上者,违天子明詔,物多者得官,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