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警 [ shēn jǐng ]
警戒;儆戒。
铃索 [ líng suǒ ]
(一)、系铃的绳索。(二)、引申指警报、边警。
敕身 [ chì shēn ]
警饬己身。《汉书·礼乐志》:“敕身齐戒,施教申申。”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敕,谨敬之貌。”
交警 [ jiāo jǐng ]
互相警戒。 唐 元稹 《令狐楚等加阶制》:“爰因进等之詔,用申交警之词。各竭乃诚,同厎於道。”
击梆 [ jī bāng ]
敲打梆子。用以宣告集散、表示有事申报或巡更示警等。
珠车 [ zhū chē ]
车的美称。古天子出行夜宿,用以为藩之车。后引申指值夜的警卫士兵。
警守 [ jǐng shǒu ]
戒备防守。《左传·襄公十六年》:“警守而下,会于 湨梁。”杨伯峻 注:“警守,於国都佈置守备。”晋 陆机《豪士赋》序…
引申 [ yǐn shēn ]
(字、词)由原义产生新义,如“鉴”字本义为“镜子”,“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是它的引申义。
申诫罚 [ shēn jiè fá ]
申诫罚是行政机关对违法相出方的名誉、荣誉、信誉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定损害以示警诫的行政处罚。又称为声誉罚或精神罚。其…
申文 [ shēn wén ]
(一)、行文呈报。《三国演义》第二回:“督邮归告 定州 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说发 [ shuō fā ]
说动;怂恿。《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些众吏虽怀妬忌,无可奈何,做好做歉的説发 金满 备了一席戏酒,方出结…
警衔 [ jǐng xián ]
区别警察等级的称号,如警监、警督、警司、警员等。武装警察的警衔和军衔相同。
规警 [ guī jǐng ]
亦作“ 规儆 ”。规劝警戒。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七:“ 杜陵 《冬狩行》曰:‘草间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 咸…
警种 [ jǐng zhǒng ]
警察的类别,如户籍警、交通警、刑警等。
避色如避雠 [ bì sè rú bì chóu ]
躲避女色如逃避仇敌一般。《事林广记.前集.卷九.人事类.警世格言.飬生警语》:「避色如避雠,避风如避箭。莫吃空心茶,…
隋窳 [ suí yǔ ]
懈怠;懒怠。隋,通“ 惰 ”。 清 冯桂芬 《与吉抚部书》:“某等奉詔以来,三年于兹,虽备用其训练申警之方,讫未改其…
警司 [ jǐng sī ]
警衔,低于警督,高于警员。
警敕 [ jǐng chì ]
亦作“警勅”。亦作“警飭”。警戒。
警示 [ jǐng shì ]
警告;启示:警示后人。予以警示。
警发 [ jǐng fā ]
(一)、警拔;机警出众。(二)、警醒启发。
警察制度 [ jǐng chá zhì dù ]
广义而言,凡规定警察生活、警察机构及警察设备的规范,都称为「警察制度」。如警察组织的方式、警察人事的管理、警察教育的…
警悟 [ jǐng wù ]
机警聪明警悟过人警醒觉悟
警笛 [ jǐng dí ]
警察报警哨子用于发警报的汽笛
打通状 [ dǎ tōng zhuàng ]
申递向上呈转的状子。《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自谅前事年远,无人推剥,不可使 范氏 无后,乃打通状到礼部,復姓…
更令明号 [ gēng lìng míng hào ]
重新申明号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