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仆鼓 [ yǎn qí pú gǔ ]
偃旗仆鼓 见“ 偃旗息鼓 ”。
斩立决 [ zhǎn lì jué ]
(一)、见“斩立决”。(二)、明 清 两代刑律称判斩刑而不经秋审、朝审核定便立刻执行为“斩立决”。《檮杌闲评》第二十…
斩监候 [ zhǎn jiān hòu ]
即斩候决。 清 蒋良骐 《东华录·康熙二十一年》:“ 朱方旦 诡立邪説,妄言休咎,煽惑愚民,诬罔悖逆,应立斩; 顾宏…
旌罕 [ jīng hǎn ]
旌旗。罕,旗名,帝王所用。
月旗 [ yuè qí ]
旗名。绘月于旗上,故名。
鏖馘 [ áo guó ]
指在战斗中斩获首级。
红旗 [ hóng qí ]
(一)、红色的旗子,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红旗飘飘。(二)、竞赛中用来奖励优胜者的红色旗子。(三)、比喻先进:红旗手…
刀下留人 [ dāo xià liú rén ]
为营救将被斩首的人而向主持或执行斩首的人发出的留人一命的紧急呼吁。
漫卷 [ màn juǎn ]
(旗帜)随风翻卷:彩旗漫卷。
斩犯 [ zhǎn fàn ]
被判处斩刑的罪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原来这一名斩犯,本来是个富家之子。”
斩竿揭木 [ zhǎn gān jiē mù ]
犹言斩木揭竿。
负芒披苇 [ fù máng pī wěi ]
犹言披荆斩棘。
快刀断乱麻 [ kuài dāo duàn luàn má ]
见“快刀斩乱麻”。
旌旗蔽空 [ jīng qí bì kōng ]
旌旗:旗帜;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认旗 [ rèn qí ]
谓行军时主将所有的作为表识的旗帜。旗上有不同的标记,以便士兵辨认。《通典·兵二》:“认旗远看难辨,即每营各别画禽兽自…
鼓旗相当 [ gǔ qí xiāng dāng ]
鼓旗相当(鼓旗相當) 同“ 旗鼓相当 ”。《后汉书·隗嚣传》:“如令 子阳 到 汉中 、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绳缨 [ shéng yīng ]
古代斩衰服的帽缨。
旍旗 [ jīng qí ]
旗子的通称。《文选.枚乘.七发》:「旍旗偃蹇,羽毛肃纷。」也作「旌旗」。
斩伐 [ zhǎn fá ]
(一)、征伐。《诗·小雅·雨无正》:“降丧饥饉,斩伐四国。”宋 苏辙《秦论》:“秦 人居诸侯之地而有万乘之志,侵夺六…
截铁斩钉 [ jié tiě zhǎn dìng ]
jié tiě zhǎn dīng 截铁斩钉(截鐵斬釘) 同“ 斩钉截铁 ”。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
旗头 [ qí tóu ]
(一)、旗帜的上部。(二)、队前掌旗的人。(三)、兵卒之长。(四)、以旗为编制单位的军队首领。(五)、旗人妇女之发髻…
旗旂 [ qí qí ]
亦作“旂旗”。旌旗。《左传·桓公三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杜预 注:“三辰,日、月、星也,画於旂旗,象天之明…
信符 [ xìn fú ]
用作凭证的符节。《墨子·旗帜》:“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明史·云南土司传三》:“九年,老挝 贡使…
斩灭 [ zhǎn miè ]
斩除灭绝。 宋 无名氏 《李师师外传》:“若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於汝,乃事事为斩灭宗社计?”
齐斩 [ qí zhǎn ]
丧服名。指五服中的“齐衰”与“斩衰”。《礼记·檀弓上》:“ 穆公 之母卒,使人问於 曾子 曰:‘如之何?’对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