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纪 [ yīn jì ]
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十二律与十二支相配,凡属寅、午、戌、亥、卯、未者为“阴纪”。一说,自蕤宾相生,至於应钟而终止,谓之…
絶阴 [ jué yīn ]
阴气竭尽。阴阳家称农历四月戊辰日为绝阴之日,百事不宜。见《协纪辨方书.义例二》。
感浃 [ gǎn jiā ]
犹感通。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男为阳,女为阴,乐和为阳,忧苦为阴,各得其所,则和调精诚之所发,无不感浹。…
修成 [ xiū chéng ]
作成也。《后汉书·皇后纪序》:「述宣阴化,修成内则。」
岁阴 [ suì yīn ]
(1).古代以干支纪年,十二支叫作“岁阴”。《史记·历书》“焉逢摄提格 太初 元年” 唐 司马贞 索隐引《尔雅·释天…
暮纪 [ mù jì ]
一年将尽之时。唐太宗《除夜》诗:“岁阴穷暮纪,献节啟新芳。”
调理阴阳 [ tiáo lǐ yīn yáng ]
调理阴阳(調理陰陽) 犹言调和阴阳。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一》:“宰相在上佐天子调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
辟方 [ pì fāng ]
悖理。《史记·秦始皇本纪》:“﹝六王﹞阴通閒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
余寀 [ yú cǎi ]
清、浙江山阴人,字同野。着有《塞程别纪》。见《四库提要·卷六十四》。
韬晦 [ tāo huì ]
韬,韬光;晦,晦迹。韬晦,即收敛锋芒,隐藏不露 愈事韬晦,群居游处,赤尝有言。——《唐书&m…
阴凝冰坚 [ yīn níng bīng jiān ]
阴凝冰坚(陰凝冰堅) 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语本《易·坤》:“履霜坚冰,阴始凝也。”喻小人渐渐得势,地位…
阴辰 [ yīn chén ]
指干支纪日中地支处于偶数的丑、卯、巳、未、酉、亥六日。 宋 王逵 《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日……甲子甲午…
集场 [ jí chǎng ]
集市。明 徐榜《济南纪政·杨化记》:“化 阴约 大郊 去集场买货,戴星而行。”
阳吕 [ yáng lǚ ]
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六吕之间,亦有阴阳,其属于阳纪者,谓之“阳吕”。
阴邓 [ yīn dèng ]
东汉 阴皇后 和 邓皇后 的并称。《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永平 三年冬,帝从太后幸 章陵,置酒旧宅,会 …
人豕之讥 [ rén shǐ zhī jī ]
视人如豕,而虐待之之讥。《后汉书·邓皇后纪》:「下不令阴氏有人豕之讥。」
阴谲 [ yīn jué ]
阴险奸诈。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然观 李德裕 所作《周秦行纪论》,至欲持此一文,致 僧孺 於族灭,则…
阴沴 [ yīn lì ]
指天地四时阴气不和而产生的灾害。 唐 元稹 《苦雨》诗:“阴沴皆电扫,幽妖亦雷驱。”《旧唐书·文宗纪下》:“天或警予…
骈干 [ pián gàn ]
谓胁骨相连。《春秋元命包》:“ 顓頊 駢干,上法月参,康度成纪,以理阴阳。”参见“ 駢胁 ”。
阴教 [ yīn jiào ]
(一)、女子的教化。语本《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教六宫,以阴礼教九嬪。”《文选·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所以…
乖动 [ guāi dòng ]
运行反常。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王者心有所惟,意有所想,未形颜色,则五星推移,阴阳乖动;以此观之,知天…
江阴 [ jiāng yīn ]
江的南边。古以水的南面为阴。亦指 长江 南岸地区。 南朝 宋 鲍照 《日落望江赠荀丞》诗:“日落岭云归,延颈望 江 …
月阴 [ yuè yīn ]
(一)、亦称“月雌”。农历以十二地支纪月的别名。地属阴,故名。(二)、月影。借指月光、月亮。
氐酋 [ dī qiú ]
氐 族的首领。《北史·魏纪四·肃宗孝明帝》:“神龟 元年春正月甲子,詔以 氐 酋 杨定 为 阴平王。”《北史·魏纪四…
椒壼 [ jiāo kǔn ]
后妃居住的地方。《旧唐书·哀帝纪》:“ 曹操 请刑於椒壼,盖迫阴谋; 马昭 拒命於 凌云 ,窘於见讨。”
【词语拼音】yīn jì
【词语解释】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十二律与十二支相配,凡属寅、午、戌、亥、卯、未者为“阴纪”。一说,自蕤宾相生,至於应钟而终止,谓之“阴纪”。参阅 宋 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