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灾 [ lào zāi ]
因涝害而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的灾害。
灾涝 [ zāi lào ]
水灾。《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二十九年春正月甲午,詔经寇六州,仍逢灾涝,可量加救赡。”
涔旱 [ cén hàn ]
涝灾与旱灾。
积潦 [ jī lǎo ]
亦作“积涝”。成灾的积水;洪涝。
防涝 [ fáng lào ]
防备发生涝灾
旱涝 [ hàn lào ]
汉语词组,旱灾和涝灾的简称。
水俭 [ shuǐ jiǎn ]
谓因水涝成灾而谷物歉收。
沥涝 [ lì lào ]
积水淹了农作物沥涝成灾
风潦 [ fēng liáo ]
风灾和涝灾。《元史·世祖纪四》:“己未,檀 顺 等州风潦害稼。”
预防 [ yù fáng ]
事先防备:预防传染病。预防旱涝灾害。
灾潦 [ zāi liáo ]
亦作“灾潦”。水灾。《后汉书·顺帝纪》:“连年灾潦,冀 部尤甚。”《宋史·贾易传》:“苏軾 守 杭,诉 浙 西灾潦甚…
防洪 [ fáng hóng ]
防备洪水成灾:修筑堤堰,疏浚河道,防洪防涝。
龟孽 [ guī niè ]
灾变的一种。古人迷信,谓水涝则龟多出为孽。
化益作井 [ huà yì zuò jǐng ]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对水充满着矛盾心理,水多了,成涝灾;水缺了,出旱灾。
内涝 [ nèi lào ]
由于雨量过多,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涝灾。
旱涝保收 [ hàn lào bǎo shōu ]
不管发生旱灾还是涝灾,都能保证收成,比喻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能得到好处。
洪涝灾害 [ hóng lào zāi hài ]
淫亢 [ yín kàng ]
旱涝。《宋书·文帝纪》:“比年穀稼伤损,淫亢成灾,亦由播殖之宜,当有未尽。”
浸害 [ jìn hài ]
指涝灾。《晋书·刘颂传》:“郡界多公主水碓,遏塞流水,转为浸害, 颂 表罢之,百姓获其便利。”
十年九潦 [ shí nián jiǔ liáo ]
亦作“十年九涝”。几乎每年都闹水灾。《庄子·秋水》:“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如:这个地区,不只十年九涝,而…
涝渍灾害 [ lào zì zāi hài ]
由于大量降水汇集在低洼处长时间无法排除(涝),或者是地下水位持续过高(渍),使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含量降低,影响根的呼吸…
螽涝 [ zhōng lào ]
虫灾及水灾。《北齐书·文宣帝纪》:“戊申,詔 赵,燕、瀛、定、南营 五州及 司州 广平、清河 二郡,去年螽涝损田,兼…
湛旱 [ zhàn hàn ]
谓旱涝灾害。《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孙诒让 间诂:“湛旱,水旱也。”
气象灾害 [ qì xiàng zāi hài ]
Weather disaster 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被称为气象灾…
开緑灯 [ kāi lǜ dēng ]
指交通路口打开准许行人车辆通过的信号。后多用于比喻提供方便条件。《文汇报》1984.5.18:“对改革先行者要开绿灯…